下面语段中四个画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修改。(4分)
昨日,(1)我校“文化经典耀香江香港行”的教师与学生圆满完成演出任务返回学校。(2)此次活动是应大公报有限公司和香江国际集团、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14家单位的联合号召,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重庆直辖15周年、大公报创刊110周年而举行。(3)作为赴港的13支群众演出队伍中唯一的中学生团队之一,(4)我校师生发扬团结合作、精益求精的充分精神,在香港中环大会堂音乐厅、香港理工大学综艺馆和驻港部队昂船洲军营的3场演出中,均取得圆满成功,每场节目都各有特色。
(1)句成分残缺,应在 添加 ;(2)句搭配不当,应修改为 ;
(3)句句式杂糅,应删去 ;(4)句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下面选项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重庆两江新区成立以来,该地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交通更加通畅,人民的生活更加方便。 |
|
B.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双选会”又到来了,招聘单位多是多,但是良莠不齐,应聘者需要仔细比较考察。 |
|
C.冬春季节交替之际,许多人因为过敏,身上长了许多疹子,如同芒刺在背。 |
|
D.凡获得“重庆争光贡献奖”的个人,他们为重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屏嶂销魂点辍踉踉跄跄 |
|
B.魁悟诅咒诧异掩掩一息 |
|
C.嘹亮枯涸绕恕聪明凌俐 |
|
D.亢奋悠闲栖息触目伤怀 |
下面选项中划线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 )(3分)
|
A.鞭笞(chī)刽子手(kuài)媲美(pì)菜畦(qí) |
|
B.剽悍(biāo)翘首(qiáo)戏谑(xuè)鬓发(bìn) |
|
C.硕果累累(léi)哂笑(shěn)炽痛(chì)庖代(páo) |
|
D.瘠薄(jǐ)舐犊情深(shì)大煞风景(shà)发怵(chù) |
作文
1.题目:往事芬芳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2.我学会了
先在题目横线上填入一个短语,如“宽容”、“理解”、“感激”、“关心”、“承受压力”、“竞争”等等,然后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小题。(20分)
最后的背影
张秀超
(1)父亲在我尚没有真正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就离我而去,已经20年了。
(2)父亲走后的多年里,我在生活的海里沉浮飘荡,他不怎么入我的梦,昨日夜里,我忽然见到了他。父亲身穿青袄,坐在地头的榆树下,口中叼着烟袋,我似乎知道他已是隔世之人,问他:“你还好吗?”
(3)“我在那边还种地。”说罢,转头向田里走去,留给我的是若有若无、缥缥缈缈的影子。
(4)我撵他,可腿迈不开步子,叫他,却喊不出声。在惊悸中醒来,秋夜正浓,半轮月儿在天,四边一片寂静。我不能再入睡了。
(5)悄声走进书房,默然地坐在书桌前,耳边还想着那句话:我在那边还种地。我的眼里流出泪来,父亲生前的影像便浮现在眼前。
(6)那年,父亲近60岁了,又患了肝病,他骨瘦如柴,虚弱无力。那时,我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已成家了,只有刚结婚的小哥同我和父母一起,小哥的媳妇看到父母年老又有病,不能做活,我又读书,觉得同我们一起过是吃亏的,故此,对供我上学是颇不情愿的。父亲为了证明我们仨人不全是吃闲饭的,就硬撑着下地。
(7)那年秋天收土豆,嫂子说忙不过来,执意要我回家收秋,我不敢违拗,只好请假回去,我怕落的功课太多,做活的间隙,看几眼书,哥嫂不愿意了,怨我的心事不在做活上,有气的哥哥抡起鞭子使劲地打那头拉犁的年迈老牛,眼看鞭子就要落到牛的身上。父亲脸色青黄,大口喘着气,他从哥哥的手中拿过鞭子,扶着犁向着地的那头走去,父亲被犁杖带着踉踉跄跄往前跑。瘦削的父亲跑了两垄,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此后许久起不了床。
(8)深秋的时候,学校放了几天假,让我们回去拿换季的衣服和准备冬天烧炉子的柴火。
(9)回到家,我的眼里涌动着泪水,我说:“我不想读书了,你也别再受这累了。”
(10)“不算啥,只要我能动,就能供你。”他又说:“人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你那么爱读书,学得又好,咋也得把书念下去!”
(11)这次上学走的时候,我难以启齿地告诉父亲,学校要交冬天烧炉子的柴火,交钱也行。父亲说,不犯愁,过几天送柴去。初冬一天的下午,父亲来了,他赶着牛车,拉了一车的柴火。都是一小捆一小捆的。后来,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一捆捆从山上扛回来的,他没力气,每次只能背两小捆。老师看父亲吃力的样子,招呼一些男同学,帮助我把车卸了,父亲蹲在墙角,灰黄的脸上挂着感激的笑。
(12)卸完车,父亲让我跟他到镇上去一趟。他送柴火,也把那些草穗拉来了。
(13)到镇上的货站,卖了草穗。我看父亲脸色已冻得发白了,我说去吃碗馄饨,暖暖身子吧。父亲说不用,一会儿就到家了,他把卖草穗的18元钱全给了我,又从青棉袄里襟的小兜子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21元钱,他叮嘱我一定要拿好,并告诉我这钱是悄悄地给我攒下的,不要跟别人说。我的心苍凉而沉重,有说不出的酸楚,我把父亲送出小镇,过了白水桥,就是通往家乡的山路了。
(14)父亲站住了,他说:“你照管好自己,以后遇事要往前想,就总有奔头!”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看我。说罢,他转过身,手牵着牛的缰绳往前走,父亲与黑牛并肩走在空旷的山路上。
(15)寒冬的风呼呼地刮动着,父亲只穿一件黑棉袄,外边没有皮袄大衣之类遮寒,他弓着身子,一只手牵着牛,一只手遮在额前挡风,吃力地往前走。我望着他一步步走远,后来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眺望,视线里那凄寒的背影,渐渐变成一个黑点儿,一会儿融进苍茫的暮色里了。
(16)不想,这背影竟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的记忆。父亲回去不到十天就去世了。
(17)我那时总觉得,当时的父亲就如淋在深秋田野里的一棵枝枯叶落的老玉米秸,而我就像十月的小阳春里,不合时令茫然冒出来的一株小花。父亲临近生命的大限,而我这颗渴望开花结果的小花,要生存下去,在没有父亲这座山的护佑下,景况该是何等的艰难!
(18)父亲死后不久,我的书就没有办法念下去了,我被命运沉入生活的海中,上下漂浮,受尽了风霜浪打,可在漫长的求索旅途上,眼前总有个影子,耳边总有个声音对我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是这影子这声音使我在任何艰难的境遇下,永不言弃,百折不挠,坚定地向着心中的目标远行。
(19)生活不辜负我,我终于实现了用文字铸造事业的梦想。
(20)今天,父亲入梦,勾起了我点点滴滴的忆念。可父亲留给我的记忆仍旧是模糊的:他的笑容是模糊的,他的喜怒是模糊的,就连他的面庞似乎都是模糊的;而留在记忆中最深切的仍是那身着黑衣的、踉跄而凄寒的背影!
1.文章围绕父亲,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4分)
2.文章第(5)段的“我在那边还种地”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3.赏析句子:(4分)
“我那时总觉得,当时的父亲就如淋在深秋田野里的一棵枝枯叶落的老玉米秸,而我就像十月的小阳春里,不合时令茫然冒出来的一株小花。”
4.文章最后写到“而留在记忆中最深切的仍是那身着黑衣的、踉跄而凄寒的背影”,你是如何理解“踉跄而凄寒”的?(4分)
5.从第(7)段中划线句中你读出了父亲怎样的心情?你又是如何看待此段中“哥嫂”的做法呢?(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