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根据观测,20世纪70年代开始,太阳...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根据观测,20世纪70年代开始,太阳辐射量在不断增强,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使我国黄河流域乃至华北、西北地区更加干旱。

材料二: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耗水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1.黄河是母亲河,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明,请写出两句关于“黄河”的诗句。(2分)

2.据资料显示,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断流日趋严重,几乎年年断流,而且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到1997年断流226天,一年中竟然有2/3的时间断流。从上面几则材料中,你发现黄河断流可能是因为哪些因素。(3分)

3.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为拯救黄河提两条合理的建议。(2分)

 

1.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等(2分) 2.气温升高或气候变暖 生态环境恶化或植被覆盖率低 耗水量激增监管不力(3分) 3.植树造林 加强监管 有节制地用水等(2分) 【解析】积累黄河诗句合理,书写正确即可;总结原因,表述合理即可;建议只要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

1.深林人不知,             。

2.           ,散入春风满洛城。

3.《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                

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5.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大文豪们各抒己见、交流思想的好地方。

B.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紧张复习,使我们可以从容、镇定地面对这次期中考试。

C.《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勇敢地追求,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D.我们要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题目。(4分)

在生活的土层下面,各种语言在跃动着有些语言        ,像矿物;有些语言            ,像植物;有些语言            ,像动物。而最美的最有力量的语言是灵魂的语言,它,属于以上三界。

1.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饱含汁液晶莹剔透灵动飞扬

B.晶莹剔透饱含汁液灵动飞扬

C.晶莹剔透灵动飞扬饱含汁液

D.灵动飞扬饱含汁液晶莹剔透

2.句中画波浪线的标点符号应改为          更恰当。(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许多年后,回望我那读书的童年,我心潮澎pài    ,原来阅读也是一种创作,当一些文学名著侵入我的灵魂深处,洗涤我心灵的污huì   ,理清我杂乱无zhāng   的思绪,我知道了什么是好书,我知道自己需要好书,只有这些好书,才能稍微弥补一下我写作和思考时不断涌上来的浅薄和平庸。阅读让我bó    学多识,让我向更高远的艺术境界进发。

 

查看答案

写作(30分)

作文题:

岁月匆匆,我们升上初中已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多了一分责任、理想、自信、憧憬......我们的行囊装得满满的,我们的道路正向未来延伸。

请以“上初二,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