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 A.小张同学为人诚实,从不计较...

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

A.小张同学为人诚实,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胸怀坦荡如砥,深得同学们的好评。

B.大扫除时,小张同学马上投入到繁重的劳动中,而有同学却拈轻怕重、挑肥拣瘦。

C.看到他故作幽默的滑稽样子,王红忍俊不禁地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D.商场里,她一会儿想买职业套装,一会儿想买休闲连衣裙,真是见异思迁

 

B 【解析】A中“坦荡如砥”往往指自然的东西;C中“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D中意境是指拿不定主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滋暗长(qián)秀(qí)枯(jí)

B.忍俊不(jīn)立(zhù)芥(dì)

C.以身职(xún)弃(bìng)渎(xiè)

D.心无旁(wù)息(zhì)三镜(léng)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请以“带着感谢上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随着慈善活动在我国的不断开展,慈善家、慈善行为愈来愈赢得社会足够的敬意,也成为引导社会向善的重要力量。但最近由于个别行善人靠慈善活动捞取名声,为公司盈利服务,这样的“灰色慈善”引起大家的热议。有人认为应给“灰色慈善”多一点宽容,民营企业家行善的不纯动机抹杀不了他们的慈善行为;也有人认为社会不应该接受“灰色慈善”者的捐款,因为他们的行善动机有问题,有悖于行善的高尚。

请你就此发表看法,并作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4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抽刀断水水更流,                             

2.浊酒一杯家万里,                             

3.                          ,小桥流水人家。

4.转觉鸬鹚毛色下,                             。

5.                           ,泥香带落花。

6.斯是陋室,                 。

7.故虽有名马,                                          

8.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小题。(16分)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条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作者:从维熙。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3.“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4.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5.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