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1分)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
②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③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小时候从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④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⑤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⑥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⑦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①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故乡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⑧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②,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③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⑨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⑩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选自《主题学习丛书》有改动)
【注释】
①旖旎(yǐnǐ):柔和美丽。 ②耄耋(mào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年纪;耋,指七八十岁年纪。③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1.作者在第⑤、⑥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写出来。(3分)
2.从第⑥段中摘抄与第⑦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2分)
3.“月“作为作者思乡之情的依托,贯穿全文。请写出两句借月抒怀的诗句。
(文中出现的除外)(2分)
4.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4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请用“/”线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余 闻 之 也 久。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4分)
(1)忽啼求之 ( ) (2)邑人奇之 ( )
(3)稍稍宾客其父( ) (4)每以天下为己任(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4.试比较方仲永与范仲淹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3分)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题目(4分)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歌的最后两句语言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其中最具表现力的是 和 两个字。(2分)
2.这是一首写暮春之景的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综合性学习(4分)
1.【古之黄河】
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你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2分)
, 。
2.【今之黄河】
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名著阅读(4分)
要知道,我不是在讲我自己,而是在讲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在那里,普通的俄国人曾生活过,而且直到现在还在生活着。
…… 刚开始吵架,我就吓得跳到炕炉上,我怀着恐惧的心情看外祖母用铜盆里的水给雅科夫舅舅洗去脸上流出的血;雅科夫一面哭一面跺脚……
1.以上文字片段选自文学名著《童年》,这部名著的作者是 ,选文片段中的“我”是指小说中塑造的 (人物形象),他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2分)
2.《童年》是作者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分别是《 》 和《 》 。(2分)
古诗文默写(12分)
1.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蒙曰:“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3.谁家玉笛暗飞声, 。此夜曲中闻折柳, 。
(《春夜洛城闻笛》)
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
(《逢入京使》)
5.山际见来烟, 。 ,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
6. ,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7.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心情的名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