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乡村的风 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

乡村的风

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③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⑤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作者为什么说“风是乡村的魂”,请联系全文,分要点概括回答。(6分)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

②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

3.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3分)

4.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3分)

 

1.①因为风,我感到乡村的热情、温情。②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③乡村里的许多事物,都与风息息相关。④因为风,乡村才有了生命与活力。 2.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乡村的风”比作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和去镇上打酒的孩子,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风可爱、热情和令人陶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的风的无比喜爱之情。 ②用对偶、双重否定表现了风的无穷力量和魅力。 3.①印证了“风是树和庄稼的神灵”,树的成长离不开风,(说明万物生长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1分);由树的成长引出下文父亲对风的认识,丰富文章内涵。(2分) 4.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对故乡纯朴的风俗人情的赞美;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对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 【解析】 1.学会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与主题,并学会概括要点。(答出一条得1分,两条得2分,三条得4分。) 2.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修辞,再答出修辞效果即可。 3.作答时,应引用联想由树到风,再引出下文父亲对风的认识,丰富文章内涵。 4.文章表达了多种主题,要求写出合理的三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使整句话语意连贯,表意明确。(3分)

客人走远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                

                                         ;……有些善,很小很小,就发生在身边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漾起一份真情的感动。

 

查看答案

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3分)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5日凌晨宣布,对全国50%选票的统计结果显示,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理普京以64.39%的得票率在总统选举中保持绝对领先优势。

俄共候选人久加诺夫在投票结束后,指责普京当局操控选举,使每个人都成为输家。久加诺夫表明不会承认选举结果的合法性。“我们接获约四千起违规报告,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地区情况尤其严重。我们发现那些违规,将汇集成资料数据库以便收集证据诉诸法庭。”

另一名独立候选人亿万富豪普罗霍罗夫也指称,他的竞选团队在全国各地,接获数以千计选举舞弊的投诉,而他的监察人员也被拒进入部分票站。

俄罗斯反对派阵营已号召民众,五号在莫斯科巿中心举行大型抗议集会。

 

查看答案

下面标序号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

在北方广大地区,    ①     。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暗暗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经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他那轻盈婆娑的树枝,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青翠欲滴的树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      ②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3.安得广厦千万间,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