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
在下列文句的空缺出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2)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关注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体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 时,就可能 其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A 碰撞 诱发 B 碰撞 导致C 冲突 导致 D 冲突 诱发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2)
A依赖 诬陷 反馈 名负其实 B 饲料 起码 荒诞 寥寥数语
C 颠峰 唾液 欺诈 捶胸顿足 D 偏辟 时髦 进馋 飞黄腾达
请以“规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文言文阅读(11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明臣言行录》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2分)
①晨人持汤沃灌( ) ②腰白玉之环( )
③再适长山朱氏( ) ④往往馕粥不充( )
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2分)
[甲]文:
[乙]文: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4分)
诗歌赏析(7分)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填朝代)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他的《送元二使安西》在当时被谱成名曲《 》,被人们传唱。(2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用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尚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