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阅读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如今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出现,为我们创造...

①阅读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如今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出现,为我们创造了各种阅读条件,拓宽了我们的阅读视野。但在纷繁的阅读信息中,我们不能迷失了自己。

②我们要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来阅读。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长谈。”好的书,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它们就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它就不在话下了。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信条就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文学领域中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自豪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高峰我总算都攀登过了!”在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出现了很多遮蔽我们双眼的“垃圾书”。如果把时间花在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上,那简直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

③我们要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现今,数字化阅读冲击着纸质图书阅读市场。网络成为阅读的便携选择,电子阅读器为出门旅游阅读提供了方便。特别是电子书的出现,更是掀起了数字化阅读的高潮。而有些人还是喜欢在淡淡的墨香里细细研读、慢慢品悟大师们的文字。对于电子书,首先不说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就说我们的眼睛,面对屏幕久视肯定受不了。其次,翻阅电子书你听不到纸张翻阅时的悦耳声音,嗅不到书本所特有的淡淡墨香。最主要的是电子书不能像纸质书那样任意启阖,随意夹折,率性圈点。总之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让阅读工具和载体服务我们,适合我们,而不是追赶时髦,随波逐流。我们一旦丢弃自己的独立选择权,先进的科技产品就容易成为加速我们迷失的工具。

④我们的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 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可见古人认为读书是学问与修身的根本。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阅读不可避免地具有明确的功利意识:为了考试,为了升职,为了追随时尚等等。其实读书是本分事、老实事,与他人无关、与外在无关、与炫耀无关,是用来培育性情与启迪思想的。那种以为买几本畅销书就已经算是读书的人,其实是自我麻痹。阅读的意义在于超越世俗生活,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因为阅读,你狭窄的心灵会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致变成一个心灵宇宙。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

(选自《 人民日报》)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阅读的?请简要回答。

2.阅读第③段,说说阅读纸质图书有哪些好处?

3.第④段中引用欧阳修的话有什么作用?

4.温家宝总理曾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温总理这句话的理解。

(1)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

(2)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长谈。

 

1.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谈:①要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来阅读;②要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③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 2.可以在淡淡的墨香里细细研读、慢慢品悟大师们的文字;可以任意启阖,随意夹折,率性圈点(答对一点给1分)。 3.有力地论证了我们的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回答有力地论证了“读书是学问与修身的根本”也可。 4.谈阅读给人的深远影响,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示例:书籍是精神营养,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书籍可以改变人的风貌,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提升人的素养,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可以内化和提升一个人的气质。 【解析】 1.学会找分论点,学会找中心句。 2.从嗅觉、视觉、触觉等角度谈阅读纸质图书。 3.在议论文中,事例与道理论证的观点常常是相邻的观点理论。 4.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臂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1.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2.试分析卖酒的汉子所说的“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一句话的用意。

3.如果将第一段中划横线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改为“松林里头歇下担桶,高声吆喝,张罗买卖”,将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情形,请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综合性实践活动(共6分,每小题2分)

某学校初三年级要开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征文活动。你作为一名初三学生准备参与这项活动。

1.下面是征文通知的部分内容,阅读后请你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地球上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的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一半的陆地面积,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二十亿人饮水困难。而人类正以每15年增加1倍的淡水需求消耗着水资源。到目前为止,人类淡水消费量已经占全世界可用淡水的54%。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108个严重缺水。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2.【材料】

澳大利亚是一个节水意识很强的国家,政府要求国民尽量减少用水时无故流失,充分利用湿地和泻湖等自然环境蓄集降水和过滤污水,尽可能节省每一滴水。

三个关键词:①             ②             ③          

3.下面是同学们在作文中提出的节水措施。请你指出其中不属于“节水”的两项。

①随手关水龙头     ②用温水煮饭       ③手洗衣服

④一水多用         ⑤用脸盆洗脸       ⑥多喝开水少喝饮料

不属于节水的两项是: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共2分,每空1分)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怎么样?”…… 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获悉金老的遭遇后,鲁达不但慷慨解囊,而且借银相助金老父女,由此可见,鲁达具有              的性格特点。李忠“摸出二两来银子”,提辖看了嫌少,但并没有当着金老父女的面丢还给他,而是等他们离去后才“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这又说明鲁达还具有              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诗经》)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李清照的《武陵春》抒写人去楼空、万事皆休,口未开、泪先流的悲苦之情的词句是:                                   

4.古诗给我们以人生启迪。杜甫在《望岳》中抒发了“              ,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发出了“持节云中,                ”的浩然长叹。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

B.一张绿色的租赁卡,一辆橙绿相间的自行车,一条绿色的自行车专用道,构成了一道绿意盎然的风景。

C.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  

D.夏天的神龙公园是株洲市民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