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4一18题。(21分) 男孩别哭 门前有溪,稍远有...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4一18题。(21分)

男孩别哭

门前有溪,稍远有河,被山岭围着,村只得算山村。山村的孩子一天的时间多是在山里度过,而雨,说下就下,它才不管你回没回家。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遭遇晴出雨归的劫数。灿烂出门,颓丧回家,这是谁也不愿经历的。很多事情,甚至包括人生的命运,都得是这种结局。有什么办法呢?

雨总是起于黄昏,当我们担着柴禾走在蜿蜒山道上的时候,潇潇暮雨要么从后面赶上来,要么在前面截住你,想避都避不开。这时,心情就会像四合的暮色,突然黯淡下来。怎么不黯淡呢?肩上的担子这么重,家还这么远,路又这么崎岖。雨加重了肩上的担子,又阻碍了归路的脚步,透过雨幕,家就显得更加遥远难及。而雨,又不是平时活泼妙巧的那种,而是阴阴的,凄凄的,带点巫性,又带点魅气。

印象最深的是十岁那年秋天,独自一个担着柴禾走在黄昏的山路上,山雨沙沙从身后而来,像一张阴暗之网,一下子就将我罩进去了,那颗本来就因孤寂而伤感的心,便进而变得绝望。仿佛淹过我的不是山雨,而是令人窒息的黑水。

山雨打湿我的头发,山雨浸透我的衣服,山雨像黑寡妇赖在我的柴禾里,要享受坐滑杆的感觉。柴禾在肩上重若千钧,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又从右肩换到左肩,稚肩在与柴担热烈切磋的过程中慢慢火辣,慢慢红肿。脚在山路上不敢停下来,一停就颤得厉害。终于一个趔趄,柴禾从柴担两头滑落下来,柴担弹得老远。我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放声大哭。山雨沙沙无边,冷寞地下着,没半点怜惜之情,我哭得更伤心了。雨浇灭了我的哭声,在山中没有半点回音,群峰座座在雨中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我感到小小的自己被大大的世界完全给遗弃了。

我坐在青石板上,根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把剩下的那一点气力也哭尽。父亲,我的亲亲父亲,就在这时从山坳的拐角处出现了,他一下子把我从恐惧和绝望的深水区捞救上来。我无法说出那一刻心中的感受。我只知道,那一刻他温暖的笑容会让我珍藏一辈子,感激一辈子。是父亲温暖的笑容给了我在这个世上继续前行的勇气,要不然我真会沿原路退离这个陌生的世界。

嗨,男孩别哭,我们回家。父亲对我吆喝道。然后像扶起一棵被雨淋趴的庄稼那样将我扶起。

男孩,别哭。二十多年后,当我脱口对自己儿子也说这话时,我才发现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竟是一种成长的标识。只是我儿子面对的不再是山雨带来的困扰,我怀疑父亲的父亲肯定也对父亲说了这四个字。而我儿子的儿子也将会在某个未知的时刻对他儿子说出这四个字,后来我看美国著名的成长伤感片,题目竟就用了这四个字:《男孩,别哭》。只是里面的主人公没能跨越这道标识,死了。

1..本文写景的手法很多,请你举例说明其中的一个特点及其作用。(4分)

2..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3..将结尾第二段中“父亲对我吆喝道”改为“父亲对我亲切地说”会影响原意的表达吗?说出理由来。(4分)

4..你认为文章结尾引出美国影片《男孩,别哭》,并交代主人公“死了”这一结局的用意是什么?(4分)

5..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有哪些?请你至少从两个角度分别举例加以说明。(5分)

 

1.①自然环境即“我”成长的社会环境。②“雨”象征困难、挫折等。③用拟人手法写“雨”,借以传达人物的心情。④赋予“暮雨”的“暮”、“黑水”的“黑”等感情色彩。⑤运用渲染与细腻的手法来描写,如比喻、排比及形容词叠用等。(答对其中两点,意对即可)(4分) 2.“我”虽年少稚嫩,但执著、奋进,能拼搏,有勇气。(4分) 3.有影响。①原句刻画的“父亲”,是为了突出他是“我”力量的源泉,是“我”的榜样。若换成后者,“父亲”的形象则由“力量的化身”这个侧重点变成了写“爱”这点。②前者更符合“父亲”的身份,表现出“父亲”刚毅的性格和更深沉、更理智的爱。(与文章主旨贴合,突出“父亲”是“我”的榜样这一点。)(4分) 4.强调说明“男孩,别哭”是人类一个共同愿望,并以一个反例来警示人们,要有勇气,坚持才能胜利。(意对即可)(4分) 5.①景物烘托;②心理、语言、行动刻画;③对比反衬;④抒情议论;举例略。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3题。  (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

应者。”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1..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等死,死国可乎?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解释划线词语。(4分)

適戍(    ) 天大雨(     )为天下(       )以为亡 (    )

3..联系上下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4分)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译: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                            

4..按照提示用原文中的句子填写。(3分)

①文中交代陈胜起义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②文中交代陈胜起义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③文中与“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相照应的句子是                                                          

5..从陈胜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月夜》)

(2)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3)                    ,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

(4)                   ,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

(5)莫道不消魂,                            。李清照(醉花阴)   (6)                     ,五月人倍忙。       (白居易《观刈麦》)

(7)《沁园春·雪》想象雪后晴日美景的一句是:                                                         。全篇的主旨句是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填空。(3分)

(1)《史记》的作者           (朝代)的人。

(2)《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名字),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在题后括号中选出恰当词语填空。(4分)

曾经有这样一个瑰丽多姿的地方,那里有大雪纷飞的北国风光,有

A.的戈壁奇观,有

B.的江南小镇,有瘴气袭人的荒蛮丛林,有

C.的友情,有凄恻缠绵的爱情,有宦游的漂泊零落,有归家的

D.这,就是唐诗。(温暖湿润肝胆相照喜悦温馨黄沙烈日)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

(1)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

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2)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成分残缺,应改为:                                        

(3)我国成功地发射并研制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

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4)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前后矛盾,应改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