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给农村带来许多新技术、新信息,让农民们获益匪浅

B.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的。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为本刊撰稿,一定要针对具体而微的问题,能有亲身体会更好,切忌空泛冗长。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痴想  嶙峋  堕落  碌碌终生      B.谚语  酝酿  憔瘁  昂首挺立

C.虐杀  炫耀  祷告  幌然大悟      D.静谧  冰雹  倔强  险象叠生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溅(bèng) 污(diàn)  莽莽榛榛(zhēn)   心旷神(yí)

B.骨(hái)  泣(chuò)  然长逝(cù)     随声附(hè)

C.宽(shù)  蓄(chú)   玲珑透(tī)     人听闻(hài)

D.猎(shòu) 慷(kǎi)   头晕目(xuàn)   苦心孤(yì)

 

查看答案

作文(55分)

幸福的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但是我们对幸福的定义总是太高又太模糊。其实,一家老小踏青郊野,夏日午后片刻安闲,金秋时节遍赏红叶,甚至凛冽冬日里同学们的笑语融融,这些不都是幸福吗?也许幸福就在我们身畔,只是换了个清秀的面容,需要你去静静地寻找与发现罢了。

请以“小小的幸福”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1分)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1.这篇文章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描写人物时运用最多的是              描写。(4分)

2.文中三次细写了“我”挨打后的感受,试分析下列词句的表达作用。(3分)

“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3.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3分)

4.“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深刻教益分别是:(3分)

5.简析后母的性格特征。(3分)

6.文中后母的教子方法正确吗?为什么(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不少于30字)(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9分)

 ①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A_________(啜泣、哭泣),正B_______(纳罕、纳闷)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C_______(恐惧、害怕)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③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

 ④“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

 ⑤“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⑥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

 ⑦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⑧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⑨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将①②段A、B、C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3分)

A:            B:            C:          

2.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_______描写。(2分)

3.“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3分)

4.找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每往下爬一步的心理感受。(3分)

5.第⑨段中你认为哪一句能揭示文章主旨,请写出来。(2分)

6.对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你赞成还是反对?请说出你的理由。 (3分)

7.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你将怎么办?(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