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娘,你别送了!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娘,你别送了!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的流下来。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桑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娠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看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丁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才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3分)

2.本文第8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2分)

3.本文第2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4分)

4.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这三次流泪的不同:(3分)

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

5.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的?读了文章之后,你认为自己现在应该什么做?(5分)

 

1.文章主要记叙了母亲借钱供孩子读书的艰辛历程 2.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 不能当“睁眼瞎”。 3.刚强;希望儿子凡事也要刚强。 4.别感恩思念 5.母亲克服很大的困难供孩子读书。(或借钱供孩子读书的艰辛历程。)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藤野先生 》,回答问题。(17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录文段中最能表现“我”对藤野先生怀念之情的词语。(3分)

2.作者把丢失藤野先生的讲义说成是“不幸”的原因是什么?(3分)

3.划线词“良心发现”指的是什么?(3分)

4.第一段中对藤野先生进行高度评价的句子是:          

5.“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就文段来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指的是:                           (3分)

6.藤野先生的精神可用文中第一段中的六个字概括:          (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风烟俱净,天上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划线的字。(4分)

(1)一百里:                          (2)流飘荡:                   

(3)横上蔽:                       (4)在昼昏:                    

2.翻译句子。(4分)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2分)

4.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6分)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与朱元思书》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4.五柳先生传》中的"赞"语中与课文"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语句是

                                                   

5.《登幽州台歌》中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深厚感情的句子:                                         

7.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8.从你积累的古诗词当中,写一句赞美母爱的完整诗句: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生活中,老师、朋友的几句良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自然界中的某一景致……都会感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深切地感悟生活,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并以“启迪”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以记叙为主,也要有适当的抒情、议论。2.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10分)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中学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调查对象名次

日本15所

中学学生

1303人

美国13所

中学学生

1051人

中国22所

中学学生

2201人

第一名

父亲

父亲

 

第二名

母亲

 

 

第三名

 

母亲

 

第十名

 

 

母亲

第十一名

 

 

父亲

 

1..用简洁的文字表述上面的调查统计结果。(3分)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2..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3分)

3..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