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段四】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

【文段四】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按要求回答下列两个问题。(4分)

①点明选文主旨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②写紫藤萝花的稀少实际上是写作者对什么的回忆?

2..十多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有什么遭遇?(2分)

3..对文末“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应如何理解?(3分)

 

1.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②过去家庭所受苦难的回忆。 2.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3.作者通过看花,感觉到花多年后重新开放的生命的喜悦,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表示抓紧时间,珍惜生命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段三】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微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2..分析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2分)

 

查看答案

【文段二】

秦巨伯

瑯琊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注释:①瑯琊: 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②此处两人指前面所言的鬼魅 ③坼:裂开。

1..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家不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B.扶持百常于土墙凹凸处

C.日,乃诈醉,鞭十,驱之别院

D.伯恨不得杀故时有物外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

B.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C.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

 

查看答案

【文段一】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2分)

①项为之(              )                  ②出神,(           )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余/忆童稚时

B.则或/千或百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驱/之别院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文中所言的“物外之趣”具体指哪几件事?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4分)

阅读下面有关某县土地沙化状况的统计资料,回答后面问题。

某县土地沙化面积变化表(单位:亩)

时间

1949年

1979年

1988年

1991年

1998年

2010年

面积

50亩

100亩

140亩

210亩

300亩

380亩

(1)我的发现:                                                                

(2)我据此向土地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代表作《骆驼祥子》。课文《济南的冬天》就是他的作品。

B.《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的寓言,少部分是以动物为主的寓言。书中不少内容是赞美当时社会现实的,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C.《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D.《观沧海》是乐府诗《步行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其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