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深层次阅读理解(20分) 拔下钥匙 ◇纳兰泽芸 (1)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得初冬...

深层次阅读理解(20分)

拔下钥匙

◇纳兰泽芸

(1)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得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

(2)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3)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父母亲都80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

(4)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20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

(5)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

(6)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

(7)现在,车将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

(8)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

(9)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高架后的路是一条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10)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但他对自己说:         。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11)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12)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13)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14)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挡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可能会无意识地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15)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选自新浪网纳兰泽芸博客 有删改)

1..作者在文章开头连用四个“普通”,文末又连用两个“普通”,其用意是什么?(4分)

2..作者合理的想象,写了陈乐平生命最后时刻哪些所想所思?(4分)

3..阅读文章第(10)段,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此时此刻,陈乐平会对自己说什么?(4分)

4..文章在第(10)段和第(12)段中,两次写到“渺茫歌声”,你觉得这里的“渺茫歌声”指的是什么?(4分)

5..这篇文章虽然是陈乐平去世后,作者根据调查情况进行推想写成的,但却刻画出了一个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在写作时将如何去刻画一个人物。(4分)

 

1.用这些“普通”与陈乐平在生命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可敬的品质。 2.他想到自己温暖的家,想到了父亲,想到了妻子,想到了女儿,想到了一旦车子失控,就会酿成惨祸…… 3.不能,绝不能让车子失控,我一定要挺住! 4.指陈乐平失去意识后所产生的一种幻觉。 5.示例: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法去刻画人物形象,特别要注意运用好细节描写去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让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同时,也可运用想象性描写。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划线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禁(gǜ)田(pú)褓(qiǎng)罪不容(shè)

B.闪(shuò)憧(jǐng)宣(rǎng)强(guō)不舍

C.落(yǔn)(shà)白(qián)诚谈笑风(shēng)

D.(òu)气(jǐ)梁(mú)样(jiǎo)枉过正

 

查看答案

请把下列诗句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2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查看答案

古诗词名句填空(9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4..《从军行》中诗人杨炯以战地风雪来烘托战斗之激烈、悲壮,写得有声有色的句子是:          

5..爱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请写出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词佳句: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慰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声笑语飞出课堂飘出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真好”是一种幸福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章内容充实,叙事清楚,结构完整,立意新颖;②恰当地应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8分)

世间最宝贵的不是金钱

在一个寒冷的冬季,一天,当珠宝店主百无聊赖地徘徊在店里时,发现一个小女孩朝着珠宝店走了过来,她用那双红肿的小手费力地拉开珠宝店的大门。直奔珠宝展柜,她踮起脚跟吃力地观望着每件珠宝,忽然将视线定在一条蓝宝石项链上。

过了许久,她才天真地对珠宝店的老板说:“我想买这条项链,把它当做礼物送给我姐姐。你能帮我包装得漂亮一点吗?”

店主上下打量着小女孩,怎么看,她也不像是有钱的样子,便问道:“你能付这条项链的钱吗?”

小女孩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手帕从口袋里掏出来,由于小手被冻僵,她吃力地解着手帕上一个又一个结。

几分钟后,小女孩把手帕里的钱全部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能够付清这条项链的钱吗?”店主低头看了看柜台,发现那只不过是几枚硬币。

小女孩继续说道:“妈妈很早就离开了人世,是姐姐辛苦赚钱把我养大,她就像妈妈一样疼爱我、照顾我,明天是姐姐25岁的生日,我想为她准备一份生日礼物。自从妈妈去世后,姐姐从没有过过生日,就更别说收生日礼物了。所以,我想把它当做生日礼物送给她,她收到这个礼物时一定会非常的开心,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漂亮。”

听完小女孩羞涩的诉说,店主从柜台里取出那条项链,放在一个精美的小盒子里,并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

他对小女孩说:“孩子,将它送给姐姐去吧,路上小心点。”

得到礼物的小女孩非常高兴,连蹦带跳地跑出了珠宝店的大门,消失在寒冷的街头。

第二天晚上,在店主正准备打烊时,一位蓝眼睛的漂亮姑娘推开了店门。她彬彬有礼地对店主说:“老板打扰了,我想问一下这条宝石项链是在您的店里买的吗?多少钱?”说着,她从包里拿出已经打开的礼品盒里面的项链,放在柜台上。

店主看过之后,认出了这条项链也了解了这位姑娘,他说:“是的,是从这里买的,而且是我包装的,至于价钱那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本店有规定不能随意将商品的价格透露给第三者。”

“仅凭我妹妹的几枚硬币是无法支付这么昂贵的宝石项链的。”

店主拿起装项链的盒子,把项链再次放进去,重新包装好系上丝带,双手交给了姑娘说:“你妹妹支付了她所拥有的一切,这样的价格没有任何人愿意支付,所以,我心甘情愿将这串宝石项链卖给她。”

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金钱办不到的事”,这种说法并不全面,用金钱可以买到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金钱不能买到的东西很多,如:亲情、友情、爱情。而这些恰巧又都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金钱在它们面前显得暗淡无光。

(摘自《人生智慧故事》)

1.文中的小女孩和店主都令人敬佩,请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他们所做的事。(4分)

小女孩:                          

店主:                             

2.文章对小女孩的描写很细致,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1)小女孩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手帕从口袋里掏出来。

(2)得到礼物的小女孩非常高兴,连蹦带跳地跑出了珠宝店的大门。

3.店主说“你妹妹支付了她所拥有的一切,这样的价格没有任何人愿意支付”,妹妹支付的是什么?“这样的价格没有任何人愿意支付”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

4.用简洁的文字归纳文中三个人物的特点。(3分)

小女孩:                          

店主:                             

姐姐:                          

5.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