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感受动物生存的智慧。(17分) 材料一:蚕(雷抒雁) ①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

感受动物生存的智慧。(17分)

材料一:蚕(雷抒雁)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②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③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④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她做了许多的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太阳和彩虹的梦,还有关于爱的追求以及生儿育女的梦,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贵。

⑤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⑥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⑦她简直要跳起来了!她简直要飞起来了!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

⑧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                        。 蚕,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

材料二:蝉(节选)(小思)

①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A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②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B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③17年埋在泥土中,C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④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1.、读完材料一,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文章所讲述的故事。(2分)

2.、结合材料一第⑤段内容,在第⑧段的“     ”补写出合适的句子。(2分)

3.、材料一中:“蚕”简直要跳起来,简直要飞起来了,一“跳”一“飞”包含了“蚕”丰富的内心世界,请用第一人称描绘一下“蚕”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4.、材料二中,作者对“蝉”起初是很烦的,从文中哪一个称呼可以看出来?(1分)

5.、仔细揣摩,说说材料二的结尾处加点的“过” 为什么不能去掉?(2分)

6.、阅读材料二中,划“    ”的句子,并回答问题。

①作者反复强调“一个夏天”,其用意何在?(2分)

②这三处划“    ”的句子所饱含的感情有何不同,请具体说说。(3分)

③你觉得在朗读文中的“一个夏天”四字时,重音应该在哪个词上?(1分)

7.、从“蝉”和“蚕”的经历中,你获得了哪些关于人生启示?请写出一条(2分)

 

1.(2分)破茧成蝶 2.(2分)你自己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若填“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可以给1分。 3.(2分)能刻画出蚕出来后激动、喜悦的心情即可。 4.(1分)小东西 5.(2分)“过”表示事情已经完结,不能去掉。蝉的生命已经结束了,但即便是短暂的一生,它也曾歌唱过,好好地活过,活出过生命的精彩。(言之有理即可。) 6.(6分)① 为了告诉人们蝉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意近即可)(2分) ② A:表达作者的惊奇,同时也有对蝉叫的厌烦之情。(意近即可)(1分) B:表达了对蝉的等待精神的钦佩之情。(意近即可)(1分) C:表达了对蝉生命短暂的惋惜之情。(意近即可)(1分) ③ 重音应在“一”或“一个”上。(1分) 7.(2分)人活着,就要活出生命的意义。或: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等等。(悟出的哲理符合文意即可)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羚羊木雕(节选)

我手里zuàn(  )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受,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1.、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zuàn(   )

2.、辅以人物动作、神态来写人物语言,是本文写作上最大的特色,请找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一处,并加以赏析。(3分)

我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赏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多处用“……”,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试分析下列句中“……”表达的意思。(3分)

①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② 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③  “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4.、读完本文,相信你一定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段话。(2分)

例句:真正的友谊就是即使在冰天雪地里也能让彼此感觉到温暖;……

仿句:真正的友谊就是                                                       

 

查看答案

领略古人作文的意趣。(13分)

材料一:《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材料二:欧阳修论作文

顷岁①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②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③;世人患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⑤,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①顷岁:近年来。②乘间:乘机,乘着间隙。③工:精,妙。④患:毛病、弊端(在于)。⑤指摘:挑剔,批评。

1.、古人作文讲究言简意赅,有时会承前省略一些成分,但并不会给读者造成障碍,请补出下列括号中省略的内容。(1分)

(      )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2.、运用文言文阅读的知识与方法,解释材料一、二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那:         为:        尝:         而:        

3.、请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材料一中画“    ”的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2分)

4.、说说材料一的最后两句蕴含了怎样的哲理?(2分)

5.、尝试准确翻译下列句子。(2分)

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6.、欧阳修认为怎样才能写好文章?(4分)

①试用材料一中的诗句回答:

②试用材料二中的原文回答:

 

查看答案

关于书法四体,有同学总是难以区分,有人打了一个精彩的比方,说是(A)体像人站立,(B)体像人奔跑,行楷字像是不紧不慢地行走,而隶书则走得四平八稳,你记住这个窍门了吗?请你在A、B处分别填上合适的字体名称。(每空0.5分,共1分。)

 

查看答案

字义:汉字的魅力不仅在于音美、形美,更在于它丰富的表意功能,试分析加点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每小题1分,共2分。)

① 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② 开学那天,母亲把我安顿好后,就匆匆的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

 

查看答案

字音与字形。(每空0.5分,共2分。)

① 依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我A落在最后,全身B chàn dǒu,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

②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更正。

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