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氦—3——人类未来的新能源 (14分) ①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

氦—3——人类未来的新能源  (14分)

①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

    ②氦—3是氦的同位素,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有着许多特殊的性质。根据稀释制冷理论,当氦—3和氦—4以一定的比例相混合后,温度可以降低到无限接近绝对零度。在温度达到2.18k以下的时候,液体状态的氦—3还会出现“超流”现象,即没有粘滞性,它甚至可以从盛放的杯子中“爬”出去。然而,当前氦—3最被人重视的特性还是它作为能源的潜力。氦—3可以和氢的同位素氘发生核聚变反应,但是与一般的核聚变反应不同,氦—3在聚变过程中不产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既环保又安全。但是地球上氦—3的储量总共不超过几百公斤,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科学家发现,虽然地球上氦—3的储量非常少,但是在月球上,它的储量却是非常可观的。

    ③氦大部分集中在颗粒小于50微米的富含钛铁矿的月壤中,估计整个月球可提供71.5万吨氦—3。这些氦—3所能产生的电能,相当于1985年美国发电量的4万倍,考虑到月壤的开采、排气、同位素分离和运回地球的成本,氦—3的能源偿还比估计可达250。这个偿还比和铀235生产核燃料(偿还比约20)及地球上煤矿开采(偿还比约16)相比,是相当有利的。此外,从月壤中提取1吨氦—3,还可以得到约6300吨的氢、70吨的氦和1600吨碳。这些副产品对维持月球永久基地来说,也是必需的。俄罗斯科学家加利莫夫认为,每年人类只需发射只到3艘载重100吨的宇宙飞船,从月球上运回的氦—3即可供全人类作为替代能源使用1年,而它的运输费用只相当于目前核能发电的几十分之一。据加利莫夫介绍,如果人类目前就开始着手实从月球开采氦—3的计划,大约30年到40年后,人类将实现月球氦—3的实地开采并将其运回地面,该计划总的费用将在2500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之间。

    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包括中国、以色列、日本、印度等国家在内,人类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高潮,在这次探月高潮中,氦—3成为世人瞩目的目标。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的探月仪嚣于2004年4月开始初样研制,其中探测月球土壤厚度与元素含量是该探月仪器工作的重要内容。氦—3作为最有潜力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重要课题。

(选自《新华文摘》,有改动)

1..为什么说“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3分)

2..本文作者在《神奇的氦—3》一文中曾说:“科学家通过分析从月球上带来来的月壤样品估算,在上亿年的时间里,太阳风为月球带去大约5亿吨氦—3。”这与本文第③段开头画线句所介绍的内容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3..文中大量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试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

A.氦—3是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氦的同位素(元素),同时它也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物质)。

B.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氦—3,在其聚变过程中不易产生中子并且放射性小,所以它将是一种环保型的新能源。

C.从月壤中提取氦—3所得到的副产品可以满足月球永久基地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D.由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发射的探月仪器目前已进入对月球土壤厚度与元素含量的初步探测阶段。

5..假若某年后由我国发射的宇宙飞船将氦—3成功运回地面,请你根据本文介绍,用上“月球”“氦—3”“科学家”三个词语(可不考虑先后顺序)写一段话,代表中学生向从事开发利用氦—3能源的科学家表示祝贺或感谢。(3分)

 

1.要点:①储量可观(或储量相对较大) ②环保、安全 ③能源偿还比高 ④副产品可供月球永久基地使用(3分,答出其中三个要点即可得3分,每少答一个要点扣1分) 2.不矛盾 前者说明的是上亿年时间里太阳风为月球带去的氦—3的总量,而本文画线句说明的是月壤中可供开发利用的氦—3的总量。二者说明的具体内容不同,所以不矛盾(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3.示例:①“这些氦—3所能产生的电能……是相当有利的”几句中,用作比较的“250”“20”“16”三个数字具体、清楚、直观地说明了氦—3的能源偿还比高,开发利用效益大 ②“此外……也是必需的”几句中所列举的四个数字,具体说明了开采氦—3所得到的副产品数量较大,利用价值可观 ③“加利莫夫认为……3000亿美元之间”几句中,所列数字清楚、明白地说明了开采运输氦—3的费用相对较低,开采利用的可行性大(3分。举例1分,分析2分) 4.A(3分) 5.提示:开放性答案,能综合利用文中有关信息、合理串接给定词语、符合内容要求且语言通顺即可(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手帕(13分)

甘玲珑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3分) 

2..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谈谈母亲的性格。(3分) 

3..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4..你对"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3分)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性学习。(7分)

(1)“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完成下面这张“新词卡片”。(3分)

 

【给 力】

  ▲  【例】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各班啦啦队太给力了!

  ▲  【例】学校政教处实施垃圾不落地的举措很给力。

  ▲  【例】又一次月考开始了,同学们要给力啊!

 

(2)【文明在学校】学校团委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为校阅览室和洗碗池各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每句字数不超过15个)。(4分)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①阅览室——                     ▲                    

②洗碗池——                     ▲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8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杜牧《泊秦淮》)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   ▲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_____▲  __ __,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___________。(《论语》)

④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     ▲          ▲       ”直抒了思乡之苦。

⑤我们有些同学,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叫绰号,却总热衷给别人起外号,对这些同学,我们应该用孔子的“  ▲       ▲    。”来劝诫他们。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2分)

(A)酒后驾车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B)然而还是有许多驾驶员我行我素、一意孤行,发生事故以后又追悔莫及。因此,C)严厉查处饮酒驾车者,贯彻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公安交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

①请将A句改成语气更强烈的问句:          ▲                    (1分)

②在画线的B、C两句中,( ▲)句标点使用不恰当,应将 ▲ 改为  ▲ (1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通过此次班团课,让我懂得了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

B.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