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现代文,完成下面问题。(16分) 回家是一种感觉 章珺 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

阅读现代文,完成下面问题。(16分)

回家是一种感觉

章珺

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种感觉。

茫茫人海,鳞次栉比的楼群,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或是偶然间瞥见的没有别人注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

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匆,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

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有来由的触动,既可以让人喜极而泣,又可以让人欲哭无泪。如果它能发出声音,那声音一定是微弱而固执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蹒跚而执著的。可是它无声无息,短暂的刺痛,还没有伤口,就被异乡的声音和风景抚平。

在他乡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离乡的时候,庆幸也许远远多于伤感。可是被我们淡化了甚至遗弃了的故乡,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我们曾经用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唤过的土地,又注定会在某一时刻穿透时间和空间,呼唤着我们回家。

于是,我们回家。背着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经疲惫的心,一起回家。无论我们早已功成名就,还是我们正在为生计奔波,当我们踏上回家的归途,我们会有着同样的冲动和期望。也许我们需要蜷缩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也许我们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离开家已经走得太远。

我们回到了这里,我们和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纤细的秋雨,细碎地敲打着破旧的古筝,我们听到了久违的乡音。尘封的窗户,却打开了遥远的记忆。我们曾站在这扇窗下,梦想着外面的世界。我们生在这里,却命中注定要离开这里,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我们用心触摸这里的一切。在遥远的他乡,我们曾用音符去编织她;我们曾用泪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离愁别绪。我们本来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面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刻意地寻找她感受她。可是,朴素的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乡愁,对于那些依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我们与我们的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在那么一天,一路风尘之后,倚在故乡的门槛边,也许会伤心地告诉自己: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轻轻的一声叹息,却沉重得让人无法喘息。

我们在茫然中再次告别故乡。没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我们甚至已经巴望着尽快离去。我们还未实现的梦想,被我们留在了他乡,还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着我们归去。

可是,当车轮启动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筹划起下一次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故乡的景色还近在眼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是在盼望着再次回到这里?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

什么时候,对故乡的回忆里,夹杂了苦涩和痛楚,可是想起故乡时,我们还会有割舍不断的感动。也许在某一天,我们在故乡埋葬了最后一个亲人,我们不再有理由回到那里。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回家的感觉,细碎的、温暖的、潮湿的感觉,穿透了我们已经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它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细腻而绵长的感觉,连缀着我们的一生一世。

我们回家,独自一人,或者带上我们浩浩荡荡的子孙。也许是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

1.文中反复说“回家是一种感觉”,“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又说“回家不再是一种行为”,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1)反复说到的“那种感觉”指的是什么?

(2)“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那么还为了什么呢?(不超过10字)

2.第七段中说“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为什么?(3分)

3.文章是通过哪几层内容来表现回家“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的?试用简洁的文字分层概括,并说说这种结构有什么特点。(6分)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不像一般写乡情的文章那样去回忆故乡的生活场景,而是着重抒写了自己羁留异乡时,对故乡的一种刻骨铭心的复杂感情。

B.作者描绘了回家时所见的故乡景色,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写出了对故乡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C.文章构思独特,虚实交融,反复抒写了对故乡矛盾而又缠绵悱恻的情思,有回肠荡气之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D.本文语言优美典雅,含蓄蕴藉,化用古诗词贴切自然,富有抒情笔调的语句使文章韵味无穷。

 

1.①回家已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或心理上的需求满足,心灵上的慰藉);②对故乡割舍不断的感动。(或“看望家乡的亲人”) 2.因我们与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意思对即可) 3.分四层:思念家乡—回到家乡—回家又巴望离开家乡—离开后又开始思念家乡;逐层深入,前后呼应。 4.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10分)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及后当治槛,上曰:“勿!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节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此有警戒之意。④上:指汉成帝。⑤张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连缀。⑨旌:表彰。

1.用“/”给文中线句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1分)

于 是 左 将 军 辛 庆 忌 免 冠

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3分)

①亡(           )  ②已(           ) ③易(            )

3.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2分)

4.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5.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问题。(4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以标题和内容看,这首诗歌所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2分)

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绪?(2分)

 

查看答案

填补空缺或按要求填空。(8分)

1.                  ,天光云影共徘徊。 

2.绿树村边合,                  

3.                 ,清风半夜鸣蝉。   

4.客路青山外,                  

5.我国把端午定为法定节假日,说明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请写出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6.《论语》中“                                              ”两句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善于选择。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家乡是每个人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现在一批久居异乡的老人回到家乡旅游观光,学校安排你去接待,相信你一定会做得非常出色。

1.在欢迎仪式上,请你致一段简洁得体的欢迎词。(2分)

2.几十年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请你用一句话展现家乡的变化或成就。(2分)                                                          

3. 请你介绍一个家乡的节日习俗。(2分)

 

查看答案

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志。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吉安市文明办和有关部门于近日共同发起“我爱斑马线”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2分)

材料一:据报道,2006年1月至10月,吉安市有近20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死亡,100多人受伤。南方某小镇上半年有8人在斑马线上被车撞死。

材料二:《江西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逢中穿过。

材料三:来自广州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