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向美而生 陈晓霞 母亲是个高个子女人,皮肤白哲,...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向美而生

陈晓霞

母亲是个高个子女人,皮肤白哲,气质安闲,走在街上偶尔会被人当成退休教师。喊她老师的一般来自菜市场上热情的商贩,他们多有取悦买主的习惯,喜欢在主顾身份上巧做文章。

但有些东西对女人来说是天生致命的,比如教师这样的名头就万万不能用在母亲身上。因为她不是教师,不仅不是,而且连一天学也没有上过。更重要的是,这是她的一块伤疤。母亲的理想是做一个学以致用的人。可她偏偏就没能读成书。她把这些归咎于姥爷当年对她上学的顽固阻挠,因而一辈子,都对自己的文盲身份耿耿于怀。

其实在我们居住的地方,在那些九曲连环的胡同深处,像她一样没上过学的女人比比皆是。没有上学并不妨碍她们快活地生活。差不多30年前,女人们一度喜欢上了抽烟的把戏,她们偷偷拿来男人的烟卷,凑在一起装模作样,吞云吐雾,一个个被呛得面红气喘,涕淌泪流。一帮女人,不甘寂寞,在单调的生活中寻找新奇与快乐,这样的烂漫叫人总想会心一笑。但我的母亲从来不在这个群体之列。她对这样的生活敬而远之。当然她的理由是要每天上班。那时候她在居委会里缝制衣裳,虽然不是正式工作,却也需要朝九晚五。但我猜测,她心目中的快乐完全是另一种模样。

我不知道母亲怎么学会的缝纫。也许对她这样一个以文盲为耻的人来说,学习就是人生最好的补偿。所以她学什么或者学会什么都不用奇怪。难得的是,这门手艺最后给了她很好的报偿。她成了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每到年末,找母亲帮忙做衣裳的人就络绎不绝,她眼见着台案上的衣料越堆越高,知道时间已是怎样紧迫,却从不推辞。她通宵达旦地为别人忙碌,自家的衣裳却常常推迟到除夕夜去完成。我从这件事上看出母亲的要强。她讨厌女人的示弱和讨要,所以就反其道而行之,努力成为一个对别人有所帮助的人。这使她在邻里当中赢得了普遍尊重,并因此被推荐到居委会的缝纫小组去工作。

居委会生涯应该是母亲人生中最有光彩的一页。在那里,她和会计袁姨成为朋友。在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文雅清秀的袁姨简直就是母亲的一个理想。有时她坐在袁姨对面,看她把娟秀的字体一个个铺排到复杂的会计表格上,心中充满了羡慕和赞叹。我猜她一定也不止一次感慨过。

许多年过去,居委会解散,地面外租,连整个镇子都不复有旧时模样。没有改变的是母亲和袁姨的交情。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我想她们把对方当成一种安慰也不一定。她们笑,轻声细语地说,像天底下所有姿态美好的女人一样。母亲端上的是细瓷蓝花的茶杯,茶杯刷得雪白透亮,像一块润玉被袁姨捧在手中。我知道母亲的心思,对有文化的人,她一向以清茶表达敬意。

母亲的病来得很突然。我们抬着她楼上楼下透视、检查,母亲在担架上不停地摇晃。这种感觉很奇怪,好像我们忽然成了汪洋中的一只船。不由自主四顾茫然、心怀忧戚。我知道属于母亲的几十年就要结束了,可她回到病房后却忽然高兴起来。我凑过去,就听她说,你看啊,那朵百合开得多美。

在飘摇不定生死未卜的时候,她还顾得为一朵花去赞叹!

我就是从这天开始明白母亲,明白一个女人,只要向美而生,即使一字不识,也会永远优雅美丽。

(选自《意林》2011年第14期)

1.文章的标题拟得好吗?为什么?(3分)

2.这篇文章写了母亲的哪些事来表现她的人生追求?(3分)

3.联系语境,说说“更重要的是,这是她的一块伤疤”中的“伤疤”是什么意思?(2分)

4.文章中写到母亲为袁姨端上的茶杯是“细瓷蓝花”“雪白透亮”的,“像一块润玉”,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5.文章中写到了一伙女人们“抽烟”取乐的事,这与本文的重点内容有关吗?为什么?(3分)

6.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文章有什么特点?并简要分析。(3分)

 

1.拟得好。因为这个题目简单明了,道出了本文主人翁母亲的人生追求,亮明了文章的主旨。 2.学成缝纫手艺,成了对别人有用的人。羡慕能算会写的会计袁姨,与她成为知心朋友。病重时候,喜悦地赞叹百合的美丽。 3.这块伤疤是指母亲曾经的理想是做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但由于姥爷的阻挠,未能实现,这成了母亲一生的遗憾。 4.这样写出了母亲对美的追求,对有文化的人的羡慕和无限的敬意,这样也写出了母亲是一个外表优雅与心灵美好相得益彰的女人。 5.有关。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突出了母亲的“与众不同”,心中独有的快乐——学好技术,勤奋工作,为他人服务。 6.特点:首尾呼应。文章开头写母亲气质安闲,这是母亲一生“向美”的“结果”;文章结尾,议论点睛,只要向美而生,人生就将永远优雅美丽。前者含蓄,后者直白。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霍子衡

霍子衡,字觉商,南海人也。举万历中乡试,历袁州知府。及官太仆时,绍武清兵入城,而广州不守。子衡乃召妾莫氏及三子应兰、应荃、应芷,语之曰:“《礼》‘临难毋苟免’,若辈知之乎?”三子皆应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笔大书“忠孝节烈之家”六字,悬中堂,易朝服,北向拜,又易绯袍,谒家庙。先赴井死。妾从之,应兰偕妻梁氏及一女继之,应荃、应芷偕其妻徐氏、区氏又继之。惟三孙得存。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公元的年号(公元1573—1619年) 。②〔乡试〕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③〔太仆〕官名。④〔语〕对……说。⑤〔若〕你。⑥〔绯袍〕红色官服。⑦〔谒〕拜见,祭拜。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子衡乃召妾莫氏及三子应兰、应荃、应芷

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1)官太仆时(   ) (2)大人命(   )  (3) 朝服(   )

3.用自己的话说说“《礼》‘临难毋苟免’,若辈知之乎?”的意思。(2分)

4.霍子衡在兵败临死之前有怎样的行为表现?(2分)

5.霍子衡身上体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查看答案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本报讯 8月13日晚,江西省展演中心座无虚席,来自南昌市各条战线的劳模英模代表,兴致勃勃地观看了由省委宣传部策划、创编的大型历史风情魔幻歌舞《神奇赣鄱》,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变幻莫测的灯光、神秘的时光隧道、优美的歌舞、540度全景多媒体;一会仿佛在水底,一会仿佛在神话世界,一会又到了魔幻世界……观众眼睛应接不暇。

看完《神奇赣鄱》,劳模英模代表们久久不愿离去。多次见义勇为、入选“中国好人榜”的范圣高看完演出后,兴奋地告诉记者:“在我们物质生活得到了大幅提高的同时,《神奇赣鄱》又给我们端上了一道精神文化‘大餐’。”

A.《神奇赣鄱》,一道精神文化“大餐”

B.劳模英模代表喜看《神奇赣鄱》,享受精神文化“大餐”

C.“中国好人”范圣高喜谈《神奇赣鄱》

D.《神奇赣鄱》演出,展演中心座无虚席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变化的是(   )。(2分)

A.原句:那时的马路和今天的马路比起来,可差得远了。

改句:今天的马路和那时的马路比起来,可差得远了。

B.原句:我一直走到跟前,把这点礼物交在女主人手里。

改句:我一直走到跟前,并交给女主人这点礼物。

C.原句: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改句: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所以我决定委屈他。

D.原句:一个人要增长才干,就得热爱读书,这样也会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

改句:一个人热爱读书,就能增长才干,就会使自己站高看得远。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也许我做不到像陶渊明那样种豆南山下,做不到像梭罗那样静思生活,做不到像桑提亚哥那样超然于物外。

②只有这样,我才能坦然的面对得失成败,而不必因为外界的风声鹤唳惴惴不安。

③名利如同浮云,稍纵即逝。

④但是我至少可以做到不热衷于名利。

⑤我愿我的每一点滴付出,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

A.⑤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⑤②  C.③②①④⑤  D.①④③⑤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B.那夜,在金巴的叫声中打破了这个草原的安宁。

C.这次探险来回经过76万公里,完成了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的过程。

D.她略显稚气的脸庞露出灿烂的微笑,紧紧地牵着孩子的小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