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 《三峡》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②,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注释】①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 ②歇:消散。 ③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 ④与:参与,引申为赞赏。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无阙处(       )               ⑵虽乘御风(          )

沉鳞竞跃(         )             ⑷夕日欲(           )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分)

⑵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分)

3.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4分)

 

1.(1)完全(2)奔驰的快马(答“快马”亦对)(3) 潜游在水中的鱼 (4)坠落,落下 2.(1)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或月亮。(3分) (2)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3分) 3.《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2分)《答谢中书书》:猿鸣渲染了早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题目。(6分)

春日 〔宋〕晃冲之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1. 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但它们所写时段有何不同?(2分)

2.两首诗的画线句子写得都很美,请你任选一个画线句子,具体描绘句子表现的图景,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查看答案

结合提示,完成下面题目:(9分)

1.学校志愿者小分队来到居民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3分)

2.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交流体会,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6分)

A这部名著的作者是     国的               。(2分)

B汤姆早年失去双亲,被寄养在姨妈那里。在姨妈眼中,他是一个淘气、捣蛋的孩子。在学校也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儿童。对他离家出走历险,从你的角度上讲,你赞同吗?请多角度地列举理由。(50字左右。)(4分)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盈盈一水间,               。(《古诗十九首》)

5.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6.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7.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

9.古人在读书时很注重学与思的相结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曾教导弟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难道不应该如此吗?

 

查看答案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赤壁赋》选段,完成下面题目。(共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举酒属②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注释】 ①既望:农历十六日。  ②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  ④冯(pí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或短语。(4分)

①念无与为者(               )      ②遂至承天寺(               )

③水波不 (               )      ④遗世独立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甲段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2分)

4.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闲人如吾两人者”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

B.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

C.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

D.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

 

查看答案

阅读张迪安《碗》,完成下面小题。(共15分)

①我家的瓷碗,已经很久没有换过了,它不甚惊艳,但看起来却很有家的味道。沾过胖乎乎的饭粒,装过令人垂涎欲滴的黄焖鸡,挨过竹筷子的碰,受过铁调羹的敲,淋过柠檬味道的洗洁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家的碗敛藏了所有生活的味道。

②端起碗吃饭的时候,眼睛从碗的弧形边缘处打量着同桌吃饭的家人们,有的吃得慢条斯理,有的狼吞虎咽,有人嗜辣,有人爱甜,虽然形态各不相一,然而饭香氤氲,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都是幸福。

③七月的一天,新闻里播报了一起火车追尾事故,死亡惨重。端着饭碗的我,浏览到相关信息时,忽然觉得饭菜难以下咽。有多少正在家里守候儿女归来的父母在听到这则消息时,震惊地摔碎了手中的碗;有多少家庭从此都要空上一副碗筷出来,等待那个永远回不了家的人……碗中的饭在此时变得格外冰凉。

④餐桌对面的空饭碗里是否会有这样看不到的留言:我从远方赶来,特意坐了动车,只是为了能早一点看到你,握住你温暖的手,和你坐在一桌吃饭,相互对望,筷子会在夹菜时碰到一起,我想要尝尝你的手艺有没有进步,我的妻子。然而抱歉,我无法归家,原本热乎乎的饭菜凉了又热,你还是等不到我,原本给我盛饭用的小白碗,如今是否接满了你的泪水?

⑤碗筷坠地时破碎的声音中是否能追寻到这样触不到的思念:我放假第二天就跳上了火车,一学期没有见到您了,我想您包的茴香饺子想得要发疯,坐在动车上每过一座城市就给您发一条短信,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我的妈妈。天遂人愿的事情总是如此少,原谅我,妈妈,这顿饭又要您自己吃了,我的灵魂永远停在这铁轨上了。家里地上那个打碎的碗,您收拾的时候可千万要小心啊,不要被碎片划伤了手,我知道您的心在滴血。

⑥冷冰冰的陶瓷碗里有没有留下这样一段温热的话语:终于能见面了,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这次我给你买了很多的礼物,吃的、玩的,还有一只很漂亮的小碗,以后用这个喂你吃饭吧,我不在家的时候,你有没有听爷爷奶奶的话,如果我回来发现你没有长胖,我可就生气啦!对不起,对不起,宝宝,妈妈……回不来了,是妈妈不好,以后再没有妈妈给你端你最爱吃的鸡蛋羹了,宝宝的小碗再没人能暖热了,以后……以后……再也看不见汤匙那边妈妈的脸了……宝宝,你别哭呀,我和你道歉好不好?

⑦死亡人数至今未明的事故,牵挂着多少人的心,上面的故事会在多少家庭里发生?打破的碗有多少?空出来的碗筷有几双?原本盛满佳肴的小碗,如今被苦涩填满,原本幸福的家庭聚餐,成为了最煽情的催泪晚会。

⑧最近的新闻上报道说,故宫也打破了一只碗,一只价值连城、举世无双的宋代哥窑碗。霎时间举国上下的媒体都把闪光灯对准了故宫。给予追尾事故的目光就此被转移。同样是碗,王公贵族家的和平民百姓家的果然是不能比,有哪家媒体统计过,时至今日,追尾已经欠下了多少顿团圆饭?

⑨宋代的哥窑碗自然很贵重,然而平民家庭里的碗也很贵重。一餐一饭,一只碗也可能陪伴人终老,看到碗角的磕碰也许就能想起某次晚餐上发生的趣事,摸到碗沿的弧度就能回想起母亲盛饭时手掌的温度,一只碗里的记忆又是多少钱可以换来的呢?

⑩打破一只碗,咣当一声,惊醒了多少美梦?一地碎片划破多少现实?捡起碎片,手掌划破,流出的是多少人的泣血哀歌?触感冰凉,多少家庭从此以后就要冰冷度日?打破的碗,你我都无法再将其焗上,只有午夜梦回时,那只碗才会回到当初的温暖。

1.下列对选文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从细小的“碗”入手,巧妙联系,以小见大,角度新颖。

B.第⑦段和第⑩段中一连串的问号表达了作者的无比哀痛,同时也引发读者的深深思考。

C.第⑨段两个“贵重”的含义不一样,前者指举国上下对它很关注,后者指它满载亲情。

D.文章语言自然流畅,一些排比句式和排比段落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联系文章和生活,谈谈你对“我家的碗敛藏了所有生活的味道”的理解。(4分)

3.把第④段中的“我”改为“他”,“你”改为“妻子”可以吗?为什么?(3分)

4.说说第⑧小节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5.联系文章内容,理解第⑩小节划线句的深刻含义。(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