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写作与表达(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别人的关爱之中...

写作与表达(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别人的关爱之中,当你睁开惺忪的睡眼,闻到早餐的阵阵香味;当你走在干净的街道,看到路旁鲜艳的花朵;当你坐在静谧的教室里,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当你遇到难题束手无策,同学帮你解开疑惑……你,是否想到了感谢呢?请以“感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半命题作文    没想到我如此            (如:浮躁 虚荣 坚强 幸运 依赖母……)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填写词语,使作文题目完整;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感受;③不少于600字。

 

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糖罐的秘密(15分)

①上高中时,学校坐落在清江边上一个小村子里。宁静的村落三面临水,四季风景如画,如同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但也极其偏僻闭塞,周围疏疏落落全是民居,连买一根针也非要上十里外的小镇不可。

②这可苦了我们这群高三的可怜虫们。读书实在太耗心智了,以至于整天唯一的感觉就是饿,连睡梦中都是各种各样令人垂涎的好吃的东西。不知是谁带了一罐糖来,是那种黄亮如金、细软如沙的黄砂糖。

③于是,寝室里便流行罐装的黄砂糖。十二个糖罐,恰似我们十二个女孩子,亲亲热热地排成一排。临睡前,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热腾腾的糖水,月儿便甜甜地照进梦乡。

④唯独秦霜是不大喝糖水的。因此,她那个别致的青瓷陶罐里的糖,比起我们的总是又多又满。每晚,当我们一边啜着糖水,一边叽叽喳喳地评头品足,或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或嘻嘻哈哈地相互取笑时,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问她为什么不喝,她说:“坏牙齿呢!”

⑤后来有人跟我咬耳朵,说秦霜的糖罐根本就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她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外婆一起过活,学费都交不起,哪还有闲钱买糖吃?她那一罐糖,吃了再没得添的,又怕人瞧不起,就胡说什么坏牙齿的鬼话!我听了之后觉得心头一紧,有说不出的悲凉。

⑥一次下课间操,口渴了,我匆匆忙忙回寝室找水喝。经过寝室门前的花坛时,不经意地向寝室的窗户一瞥,却见秦霜正狼吞虎咽地吃什么东西,不由一惊。细细看,竟是在吃糖呢!她挨次从每个糖罐里舀上一大勺,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可不知怎地,慢慢地,所有的惊讶、愤怒、鄙夷渐渐散去,两行温热的泪却无声无息地淌下来,滴落在那暗香袭人的花丛中。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

⑧晚饭后,待一寝室人走得一个不剩,我一跃而起,飞快地闩上门,拉上窗帘,一把抱起我的糖罐,先给另外的几个逐一补上一大勺糖,然后,将剩下的通通倾进那个青瓷糖罐。又从箱子里抽出一袋糖,倒入了自己的空罐儿。胆战心惊地忙完这一切,我狂跳不止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⑨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寄自深圳的来信,信是这样写的——

晓琴:

你一定还记得那个糖罐吧,那是我外婆的嫁妆,据说还是宫廷里的东西,现在居然有人愿意出五万元买它呢!我舍不得出手,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那个偷糖吃的女孩,她其实觉察到了窗外的那双眼睛——那双世界上最纯最美的眼睛。因为它的注视,那个差点成为偷儿的女孩,在后来充满苦难的岁月里,却再也不敢妄动过一回。

⑩不用说,这封信是我多年的挚友——已在深圳的一家电脑公司任执行总经理的秦霜寄来的。

1.通读全文,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填空。(3分)

本文以__________为线索展开情节,先后写了:喝糖、_________、________、念糖等四件事。

2.第④段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分)

3.第⑦段,我为什么“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3分)

4.结合上下文理【解析】
第⑨段为什么说“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3分)

5.读了本文,你一定在做人方面获得了有益的启示。将你获得的启示写在下面。(3分)

 

查看答案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母亲是“慈母”,是“严师”。请分别说说母亲的“慈母”和“严师”分别是从哪些事件中表现出来的?(2分)  慈母:                                严师:                                                                                          

3.文中画线句体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来”,为什么?(2分)

4.你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3分)

 

查看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问起大臣们的好坏),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又(    )无硕师名人与游             (2)(     )疑质理 

(3)宋濂(      )与客饮                    (4)濂(          )以实对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3.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2分)

4.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查看答案

你班将开展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在前黑板上书写一条主题语:                                                        

2.请设计几个活动形式:

A分门别类辑古诗;B                      ;C声情并茂诵古诗;D                           

3.请你写出收集的相关母亲河的佳句。

A长江                           ,                            

B黄河                            ,                             

4.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同学们在某商店进行暗访时,发现一些食品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此时,恰好李平同学来买零食,你将怎样善意提醒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