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11分) 黑辫子·红绒鞋 时间会风化记忆,风化情感...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11分)

黑辫子·红绒鞋

时间会风化记忆,风化情感。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我已经度过了最宝贵的年华。今天,当我步入了不惑之年时,我始终铭记着一位影响我人生轨迹的人.她就是我的姐姐,一位淳朴、平凡的山区妇女。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故乡坐落在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个山旮旯里。我们兄弟姐妹6人在那块小天地里,从童年时代就见识了生活的艰辛。记得有一年冬天,终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母病倒了,医生诊断是晚期肺癌。父辈们悄悄地流泪了。年小的孩子们仿佛在同一天里都变得懂事了。我们用尽好言好语安慰奶奶,并且和大人们一道严守着病情的"秘密"。一天深夜,奶奶几次艰难地唠叨:"嘴里发苦啊!想吃点清口的东西!"父辈们个个囊中空空,只好分头去借。这时候的姐姐已经是16岁的少女,她留着两条又黑又长又粗的辫子,那是她从小就非常珍爱的。第二天一早,她背着家人偷偷地在磨坊里把辫子剪掉了,双手捧着它跑进了离村子几十里之遥的供销社土产收购站。

两条乌黑的辫子放进了称碎铜烂铁的秤盘里,她换回了两瓶罐头。可是姐姐的孝心终于没能挽留住祖母的生命。

1975年初冬,我在辍学多年之后重新走进了中学课堂。然而,贫寒的家境使我无法住校上课,我只好顶着晨曦和夜幕在崎岖的山道上来回奔波。一天放学后,铺天盖地的雨雪封住了去路,但饥肠如鼓,我只好踩着泥泞往回赶。当跑进家门店,两只鞋里全是泥水,母亲急忙端下刚刚做完晚饭的铁锅,把我那双湿淋淋的布鞋放在灶膛里烘烤。第二天清早,鹅毛大雪仍在纷纷扬扬,当我端锅取鞋时,鞋已不复存在,只有化为灰烬的鞋子的模样。正在我难过流泪之时,即将要出嫁的姐姐拿出了她心爱的一双红条绒鞋让我穿上去上学。红色的条绒鞋在那白色的世界里分外耀眼。快要走进学校时,我突然意识到这红鞋即将给我带来"灾难性"的羞辱,为避免同学们的讥笑,我将姐姐最喜欢的红条绒鞋埋在了雪地里,赤脚走进了教室。谁知放学后,我在茫茫雪海里双手不停地扒开厚厚的积雪,苦苦地寻觅,最终也未能找到。当我忐忑不安回到家中请求姐姐宽恕时,姐姐反倒平静地说:"人一辈子要丢失很多的东西。只要丢得值得,就不用伤心。"其实,这双鞋在姐姐眼里,犹如芭蕾舞演员珍惜的红舞鞋一样,平日里她自己也轻易不肯穿。

后来,我走出了大山,姐姐也由少女变成孩子的母亲。我们姐弟从此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环境里。那两条乌黑的辫子和一双红绒鞋却一直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么多年来,当时的情形还常常在脑海里闪现

1.请找出作者概括姐姐形象的一句话写在下面。(2分)

2.全文语言描写不多,但从“姐姐”所说的话来看,似乎蕴含着人生哲理。谈谈你的理解。(2分)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件事的内容。(2分)

   ①                         ②                        

4.文章的标题和文章的内容,为什么反复强调辫子的"黑" 和绒鞋的"红"?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2分)

A.来自作者真实的记忆。

B.用鲜明色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突出姐姐的优秀品质。

C.用鲜明的色彩,象征姐姐美好的形象。

D.辫子本来就是黑的,绒鞋本来就是红的,这是写实的方法。

5.分析开头和结尾划线句子,联系文章的内容,说说是姐姐的什么思想品质使作者终身难忘?(3分)

 

1.我的姐姐,一位淳朴、平凡的山区妇女。(提示了全文的中心) 2.人生不能斤斤计较于一时的得失,失去的东西可能就换回了其他的价值。(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3.①姐姐用心爱的黑辫子为奶奶换回两瓶罐头。  ②姐姐为我上学献出心爱的红绒鞋。 4.B 5.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14分)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⑵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⑶,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文章开头在写鲁镇酒店的格局之后,写“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房子里“慢慢地坐喝”作者在孔乙己出场之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本文用字准确,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用词的妙处。(4分)

(1)“便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排”字对刻画孔乙己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句中的“绽”字十分传神,结合文义,谈谈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3.品味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根据提示概括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1)第1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集中而概括地写出了孔乙己的                                 。(1分)

(2)第2、3句(“他身材很高大……也没有洗”)肖像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孔乙己是一个                                       的形象。(2分)

4.“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的“窃”和“偷”在意思上是否相同?孔乙己为什么会这样说?(2分)

5.上文中不止一次写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和讽刺,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请就你的理解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查看答案

本期我们学习了《变色龙》一文,印象非常深刻。请探究:在这篇课文结束时,这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笑里包含的内容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

1.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           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2.他从破衣服里           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3.假如我是一只鸟,                             

4.举杯邀明月,                  

5.《登楼》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                  

6.李白《月下独酌》诗人发誓与明月和身影结成知已的句子是:

                                      

7.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在身处困境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孤独。请你用唐代诗人王勃的两句诗来说明这点:

                                ,                            

 

查看答案

依次填人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填序号)。(3分)

         ,飘逸着沁脾的清香;           ,散发着浓烈的祝福;         ,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A.生命是酒           B.生命是咖啡           C.生命是茶

 

查看答案

做文明人,写有情事——作文(50分)

请以“你我走过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

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