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为了便...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为了便于政府部门对房价状况的及时了解,开展相应的监测是必要的。(观测)

B.我省第一辆从温州开往上海的D5558“和谐号”列车轻快地驶出台州站,并与杭甬、温福、福厦、厦深等铁路组成沿海铁路,从而形成贯穿我国东南沿海的便捷大通道。(贯串)

C.秦林博士已气息奄奄,处于弥留之际了。(命在旦夕)

D.生态系统中的强者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无所不为)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遐想应接不暇阻挡锐不可当

B.筹备更胜一畴竣工疏浚河道

C.脉膊博学多才精粹猝不及防

D.逾越不言而喻骄阳娇揉造作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shěng)破(zhàn)首低眉(hàn)

B.枯(hé)防(dī)即物起(xìng)

C.使(chāi)收(liǎn)而不舍(qì)

D.阴(mái)吊(xìn)尽职守(kè)

 

查看答案

以《身后的目光》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查看答案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忽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1.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⑴勿金珠       ▲               ⑵米鱼肉       ▲      

2.在括号中填写下列句子中省略的部分。(2分)

( ▲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 ▲ )与老人同出。

3.杨氏答应了要定居穴中吗?有哪句话可看出来?(2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4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⑴选贤与能       ▲                ⑵货其弃于地也       ▲      

外户而不闭       ▲            ⑷良田美池桑竹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