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9分) 老家 莫小米 把过年很当回事儿的人,多半是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9分)

老家   莫小米

把过年很当回事儿的人,多半是有老家的。

有老家的人过年可以有一个大动作——预订车票机票,购买各式礼品,将手头的一切事情暂告一段落——回老家。

回老家的意义要等踏上了老家的土地才能真切体会,它是一次检阅与被检阅。首先你要接受老家所有的亲人及乡亲们的检阅,你学习成绩优异,你赚回了很多钱,你带回去俊俏媳妇,你升了一官半职……你是乡亲们的荣耀,你不能有负他们的期望。同时你也要看看老家的变化,村里新修了水泥路,村办企业产品出了口,三代文盲的那一家出了个中专生……你也检阅老家。

无论你在外面混得多么憋气多么窝囊,回老家总有一点“荣归故里”的感觉。稍稍混得像个人样,老家的地方志肯定就把你收编了进去。即使真到了头破血流走投无路,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时,老家还是惟一能接纳你的地方。

这两天给朋友打电话,发现很多人都回老家过年或准备回老家过年去了。我没老家,生于这个城市,长于这个城市,而且,我童年住过的那个街角,也恰恰就在上一年被拆除,变为立体交又桥的一个特角了。心里不由地羡慕人家有老家。

正在此时,一位昔日好友的母亲来电,说好友昨晚刚从南方飞回。我立即给她去电话。她的令人羡慕的职业早已使她练就一口极标准流畅的国语,而当我在电话里很自然地用国语与她交谈时(我们在两地挂长途向来如此),她却毫不犹豫地对我说起方言来。我立即改口,我明白我犯了个错误,此刻她最渴望听到的是乡音。我又明白,对于她,我也是“老家”。

我和她曾共同居住过的城市,如今是她的老家而不是我的老家。

她离开了老家,这才有了老家;我没有老家,是因为我没有离开老家。

我们需要老家,因为老家是一个离开之后方才拥有的地方。老家让我们感觉自己正远走高飞,却不必害怕风筝断了线。老家让我们感觉树高千丈,又随时可以叶落归根。老家是最初的摇篮,又是最终的归宿。是一种挣脱又是一种牵扯,是被祝福又是被等待,是最能唤起愁绪,又最能平顺心情的地方。

对于老家,我们总是既爱它又嫌它,既依恋它又不满意它,没回时远远地牵挂它,回了没几天便忍无可忍急急地离开它——急急地去续那暂时中断的一切。

借用普鲁斯特伤感说法:我们徒然回到我们曾经喜爱的地方,我们决不可能重睹它们,因为它们不是位于空间中,而是处于时间里,因为重游旧地的人不再是那个曾以自己的热情装点那个地方的儿童或少年。我们无法真正回到老家。每一次渴望回老家的念头的实现,只不过是匆匆地一回首罢了。

我们可以勇往直前,那样,便无暇回首,也无需回首。

第一处:                                                              

                                                                         

第二处:                                                                

                                                                          

1.有老家的人每逢过年,都要购买礼品,停下手头事情回老家,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诗回答。(2分)

2.既然朋友说国语极标准流畅,而且过去习惯和我用国语对话,为什么从南方飞回后却用方言和我通电话?(2分)

3.综观全文,你认为老家的可贵之处有哪些?(3分)

4.“对于老家,我们总是既爱它又嫌它,既依恋它又不满意它。”“爱它、依恋它”和“嫌它、不满意它”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5.为何“我们无法真正回到老家”?(2分)

6.文章最后一句话“我们可以勇往直前,那样,便无暇回首,也无需回首。”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1.你终于衣锦还乡  世代种地的山窝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2.(2分)每逢佳节倍思亲 3.(2分)因为离开家乡很久的人最渴望听到的是老家的乡音 4.(3分)老家的可贵之处在于:老家让我们感觉树高千丈,又随时可以叶落归根。老家是最初的摇篮,又是最终的归宿。是一种挣脱又是一种牵扯,是被祝福又是被等待,是最能唤起愁绪,又最能平顺心情的地方。 5.(3分)不矛盾。爱它、依恋它是因为它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那里有亲人;嫌它、不满意他是因为回到老家的时间短,即老家不能长时间地留我们 6.(2分)因为每次渴望回到老家的念头实现,只不过是匆匆一回首罢了。 7.(3分)升华主题,我们在异地勇往直前,事业有成,就是对得起父老乡亲,就无需匆匆一回首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16分)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一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在“海洋一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一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传感仪。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000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卫星寸巴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

1.请给"厄尔尼诺现象"下一个定义。(3分)

厄尔尼诺现象是                                     的气候现象

2.为什么世界海洋水域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作用?(3分)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3分)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

B.在“海洋一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D海洋洋流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4.科学家是如何利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变化的?(4分)

(1)将浮标固定在指定海域;(2)                                 ;(3)至2000米深处,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4)                                               ;(5)发送完毕,重新下潜。

5.“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此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查看答案

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病语的一项(   )(4分)

A.李先生让孩子参加“饭没了系”找妈妈的活动,希望孩子从小就具有独立、诚实、刚毅。

B.毛笔是我国的文房四宝,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用品。

C.我生长在粤剧之家,我对粤剧一点都不陌生。

 

查看答案

古诗默写(14分)

1.(                ),一览众山小。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4.杜牧《泊秦淮》中借题发挥,实则讽刺晚唐政治的诗句是:(           ),(           )

5.巢成雏长大,(                 )。 

6.(                ),乱群鸡里有风标

 

查看答案

古诗赏析(7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     。3分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共15分)

白  马  湖

朱自清

①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微风飘萧的春日。

②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如你所想到的,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湖水清极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沿铁路的水,再没有比这里清的,这是公论。遇到旱年的夏季,别处湖里都长了草,这里却还是一清如故。白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个,便是我们住过的屋的门前那一个。那个湖不算小,但湖口让两面的山包抄住了。外面只见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尽里头,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为姓徐的多。这村落与外面本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来得撑船。后来春晖中学在湖边造了房子,这才造了两座玲珑的小木桥,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驿亭车站。那是窄窄的一条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虽常不见人,走起来却不见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个初到的来客,他左顾右盼,是只有觉得热闹的。

③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话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便在暗里摸索醉着回去。

④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两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早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徜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

⑤离开白马湖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

(原载1929年11月1日《清华周刊》第32卷第3期,选入时有删节)

1.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白马湖的特点。(3分)

                                                                             

                                                                             

2.第③④自然段开头一句分别有两个“最好”,这样说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3分)

                                                                             

                                                                             

3.阅读上文,认真体会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2分)

 山是青得要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

                                                                             

4.作者在写景时用了许多生动优美的比喻句,请你找出一个,说说它表现了白马湖的什么特点。(3分)

示例:湖水清极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

把湖水比作镜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湖水清澈、平静的特点。

                                                                             

                                                                             

5.朱自清在《春》中绘写了“春花”“春风”“春雨”等几幅图景,本文第④自然段也对春日里的白马湖作了一番描绘,体会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境,与《春》中哪一幅图景表现的心境相似,试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