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横线上。(8分) 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横线上。(8分)

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yǎn         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辉煌才更令人敬yǎng           、向往和尊素。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shè             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diān          。而那峰顶,也只有经过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掩  仰  涉  巅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是春天的春

鲍尔吉.原野

春是春节的春。小孩子像一堆红萝卜四处滚动,他们兜里多了钱,还有鞭炮,眼睛东张西望。柴禾垛的积雪把孩子脸蛋映衬鲜红。春节驾到,它被厨房大团的蒸汽蒸出来,天生富足。人集体换上同样的表情:向往的、采购的、赴约的、疲倦的,打底是豪迈的表情,即春节的表情。一只小白狗往桑塔纳车轮撒尿做记号,一会儿车开了,上哪儿找这个记号呢?春节把小狗乐糊涂了。春节是家家召开的总结表彰大会、烹饪大会、时装发布会、项目规划会,参与人士为全体国民。    

春是春雪的春。正月的雪,是天送给地的一笔厚礼。若半尺厚,春小麦就有了一床暄暖的厚被。雪沃大地,黑龙江省进入童话,吉林省进入版画,辽宁的雪呆不上几天就化,气温高。春雪飘落,带着伞翼,旋转而下,把枯草包裹晶莹。屋顶的雪借阳光变为参差耀眼的檐冰,一边淌水,一边延伸。    

春是春分的春。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抵达黄经零度,昼夜均,寒暑平,阴阳相半。这天正午,在太阳的脚步落下那一刻,被天文学视为北半球春季的开始。保定农谚唱: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是春水的春。庾信《燕歌行》:“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春冰薄如翼,捡一片放在手心,透出鲜红的掌纹,与玻璃一般,俄尔缩为水。春水浩荡,越岭翻山。旧日的东北土匪,此际出山拆冰。桃花水下来,冰块拥塞河道,影响木排运输。商人请胡子(匪)拆冰,匪们喝过酒,上冰,撑木杆左支右绌,轰隆一声,冰泄河通。胡子或永久失踪,或从哪个地方爬上岸,挣的是舍命钱。大部分江河,冰化水,如鱼下锅,酥了,碎了。我的感觉,冰在春夜比白昼化得快。春水流桃花,落红搭上了薄冰的小舟。想起黎锦晖那首《桃花江》:“有人说,说什么?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不如美人多。”    

春是春草的春。柳枝在河面练习书法,字被波纹抹掉。不觉间,地上浮现密密麻麻的字,连成片是草书,它们是春草。草是春天的信函,连篇累牍,蘸着绿色的墨汁,写到天涯海角。有人说,画兰须备书法功底,苛求于“笔”,“墨”则次之。而草的象形书法,撇捺通脱,开张奔放,是米芾的行草。这些草书,叫“大地回春帖”,被大地当衣裳披在身上,向夏天走去。    

春是春耕的春。祭土神的春社过了,“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春牛登场,地表阳升。农人扶犁挥鞭,头顶有燕子飞掠。庄稼人开始忙了,把粮食从地里忙进仓里,春耕是头一天。    

春是春天的春。唐代称酒为春,“软脚春”、“垆头春”等。曲艺界称相声为春,“宁送一锭金,不教一口春”。《诗经》里,思慕异性是春,“有女怀春”。在大自然看来,只有春天才是春。杜甫《腊月》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春天所以为春,是万物皆萌,四季轮回的新一轮又开始了。春天所以叫天,是天的心情很好,江河风雨,温润和顺,柳絮乱飞也没惹老天爷生气。春天里,管弦乐队应该去田野里演奏。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或者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均广大深厚,田野吐出带甜味的呼吸。在春天,大地的胸膛潮湿澎湃,让生长的生长,让冬眠的醒来,让花朵在坚硬的枝头站成一排排蝴蝶,让孩子在乡村的学堂里朗读。    

教员(温柔):春……    

孩子(倔犟):春!    

教员(端正):春天的春……    

孩子(强烈):春天的春!    

喊声太大了,屋檐的小鸟惊飞,风从树林跑过来,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1.读了本文后,你觉得春美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本文内容回答)(5分)

2.文章第二段文字主要描写了春雪。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段文字。(4分)

3.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从多个方面描写了春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4.本文第五段写的是春草,朱自清的散文《春》第三段同样写到了春草。请你比较一下,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分别表现了春草的什么特点?(8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5.文中以“春是……的春”开头,分别从春节、春雪、春分等方面来写对春的理解和感受。你认为“春”还是什么呢?请仿照文章写法,以“春是……的春”开头,再续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对“春”的理解和感受。(8分)

 

查看答案

读《登岳阳楼》,回答问题。(共8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欣赏颔联,请你从表现手法和动词“坼”、“浮”的妙用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4分)

2.读这首诗,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某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总结的调查材料:(共10分)

材料一: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材料二:西风东进,洋节流行,奉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三: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3分)

2.你认为造成材料一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4分)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8分)

2010年5月18日,全国首届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在湛江召开。①教育部领导、全国课改专家及学者光临来到湛江,考察我县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寻农村地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成果。全国性的教育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这在历史上的湛江还是第一次。湛江课改模式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                               调换。

 

查看答案

小明在春节走亲访友时听到了以下对话,他们的交谈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爸爸教导小明:“你要不耻下问,经常向老师请教。”

B.小姨对表妹在假期反复观看电视剧《还珠格格》非常不满,表妹却说:“我这是温故知新。”

C.社区管理员说:“经过工程队妙笔生花的装饰,我们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D.爷爷告诉小明:“我原先掉光的牙又长出来了,头发变黑了,皮肤也变得又白又嫩,我真是返老还童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