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走进文学名著。(6分) 品读名著,就是与智者倾心对话;感受名著,就会开启智慧的大...

走进文学名著。(6分)

品读名著,就是与智者倾心对话;感受名著,就会开启智慧的大门。本册书给我们推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

1.请你说说汤姆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并写出作品中你熟悉的两个故事情节。(4分)

品质:

情节:

2.有人看了《西游记》后,出了一幅上联。请你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有关情节对出下联。(2分)

上联: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品质:坚强、勇敢、机智、乐观、镇定、正直、真诚、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富于幻想和冒险精神,渴望自由生活。情节:洞中历险;海盗生活。 2.略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ē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持六角竹扇卖之

(2)人竞买之

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王羲之尝门生家 (      )(2)羲之其扇   (      )

(3)姥初有色 (      )  (4)皆此也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6分)

(1)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2)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4.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4分)

 

查看答案

阅读《割麦》,按要求回答问题。(19分)

  ⑴天还没亮,沈老师便起来了,妻子还在熟睡。他摸索着将窗帘拉开,桌子上便泻下了一片淡淡的月光,屋里的东西也便依稀可见了。他又摸摸索索地从墙上摘下镰刀,轻轻拉开门,来到院里的石墩旁蹲下磨刀。村子里很安静,只听见低低的沙沙磨刀声。

  ⑵磨罢镰,沈老师便走出了家门,他往东刚走了几步,不由笑了,用镰把敲敲脑袋,又回头往西。往东二里是学校,每天从家里出来便是往东去学校,走顺路了。自家的地在村西头,却很少去。家里家外的活,都是孩子他妈一手包揽,可真苦了一个妇道人家。妻子真是好样儿的,表面上她常对人说:“就他忙,一个孩子王有什么了不起的?”可她对丈夫获得的各级优秀教师证书什么的,却宝贝似的保存着。她从心里疼爱他,理解他,支持他。

  ⑶迎着一弯下弦月,沈老师走着,心里仿佛揣着一个神圣的使命。多少年了,他都没有完成这项“使命”,以弥补他对妻子的愧疚。

  ⑷他边走边想着孩子妈多少年来的辛勤。到了地头,借着月光,只见麦垅像一幅幅金黄的缎带,煞是喜人。他动镰便割了起来。麦子潮润润的,晨风凉爽爽的,地里就他一个人,割得挺自在。他估摸割完后还不会耽误到学校辅导学生晨读,待孩子妈来了,一定会惊喜。想到这儿,他笑了。然后,中午放学后再去找台打麦机,连三赶四将麦子脱出来,该是他今年麦收的功劳。

  ⑸他不由地想到了学校。割麦如救火,救火如救命,辅导学生复习准备中考不像救命?每当上学校经过村口,住在那里的驼背八爷总是眼巴巴地望着他,问:“小三呀,哦不,沈老师,咱这穷乡僻壤里啥时能飞出只金凤凰啊?”是啊,他肩负着多少乡亲的厚望啊,村里爷儿们识字断文的少,都希望小字辈有个出息;再说,前几天乡文教助理曾经拍着他的肩膀说:“沈老师,咱乡就看你们‘联中'了,你们‘联中'就看你教的那个班级。”……

  ⑹不知不觉中,月儿不见了,东方染上一片橘红,麦子割完了。望着满地的麦茌,他笑得好舒心。

  ⑺匆匆地赶回家,妻子也早起床做饭,见他拿着镰刀急急忙忙的样子,将一只手从面盆里抬起来在额头上搭个凉棚,望着东方刚露头的太阳:

  ⑻“哟,今儿个日头从西边出来了!”

  ⑼“别用老眼光看人嘛!”沈老师笑笑,“今儿上午你把麦子拉到场里,晌午我去找打麦机。”

  ⑽“嗯,我看错了,日头还是从东边出来了!”

  ⑾上午十点多钟,沈老师正给学生上课,妻子气呼呼地赶来了,当着几十个学生的面,劈头就问:“你割的是谁家的麦子?”“咱家的呀!”“胡说!你把三狗子家的割了!”“哄——”学生们都笑了。他难堪地站着。妻子气呼呼地走了。

  ⑿傍晚,沈老师家的麦田里,十几个活泼的身影挥舞着镰刀。他们是沈老师的学生。沈老师此刻正在学校油印室满头大汗地印第二天要用的模拟试卷……

1.根据上下文推断,“使命”具体是指什么?(3分)

2.

“今儿个日头从西边出来了!”和“日头还是从东边出来了”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4分)

3.文中有一整段关于沈老师去割麦路上的心理描写,请想想这段心理描写对表现沈老师这一人物形象起到怎样的作用?(4分)

4.文章构思巧妙,情节曲折多变,试举出一例说明它情节设计的奇妙。(4分)

5.简评沈老师这个人物形象。(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教会我感恩的人》,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①教会我感恩的是这样一个人。

②他是来城市打工的农村青年,给我们家装塑钢窗户。一整天,他都闷头干活,也不说话,一直干到很晚。见他那么老实,我们留他吃晚饭。他很拘谨,连菜也不敢夹,婆婆热情地招呼他,就像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公公则递烟给他,与他扯家常。原来,他是考上大学的人,而那年他的弟弟也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家里太穷,负担不起两个人,他只好放弃了学业外出打工。如今,他娶妻生子安心做了农民。我们听了,不甚唏嘘。婆婆想得实际而周到,翻拣出我们淘汰的旧衣物还有洗衣粉等洗涤用品,装了满满半袋子送给他。他涨红了脸,推辞着不肯收。婆婆说,这都是我们不用的,闲放着也是闲放着,给你就拿着,回去也好帮衬媳妇过日子。他低头接过袋子,连句道谢的话也没有说,就走了。

③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人很快忘记了这件事。

④半年后的一天,有人敲门。我开门一看,一个农村打扮、背着口袋的青年站在门口,我不认得他。他说,是我啊,给你家装窗户的。我忙招呼他进门,他拘束地坐在沙发上,搓着手缓缓地说,麦收的时候,他回了一趟家,说起我们帮他的事,全家人都很高兴。他们想表示对我们的感谢,却找不出合适的办法。家里人商量了好久,最后他娘说把家里新打的粮食拣好的带上点,让我们尝尝鲜。那口袋里是新收的小米、黄豆、绿豆,还有新玉米面。

⑤青年人放下东西,走了。我们却为这意外的结果,感慨不已。我曾接受过比他更大更多的帮助,可没有像他这样执著地心存感激,表达谢意。当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时,这个打工的青年却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⑥当“感恩”这个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时,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个背着半口袋粮食站在我家门口的青年。                   

1.从第二段文字中找出能表现主人公“老实”这一特点的三个事例。(3分)

2.“我们却为这意外的结果,感慨不已。”“我们”为什么感到“意外”?“感慨”的又是什么?(4分)

3.“当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时,这个打工的青年却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请你分析一下句中的“生动的一课”具体指代的内容。(4分)

4.第二段写“我”全家对农村青年热情、慷慨的招待和帮助,应该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但“半年后的一天”,这位农村青年登门答谢时,“我”却“不认得他”了。请结合全文,分析“我不认得他了”的原因。(至少答出两条原因)(4分)

 

查看答案

《楚人学舟》(6分)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2分)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胆落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6分)

《赵普》(10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宫,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划线的字词(4分)

⑴家人箧视之(         )        ⑵跪而拾之归(         )

多忌克(         )            ⑷普颜色不变(         )

2.下面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太祖/常劝以/读书                 B、家人/发箧/视之

C、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普/明日/复奏其人

3.翻译句子(2分)

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4.从本文中,你能学到赵普的什么精神?(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