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翻译下面的句子,并将这句反问句转化为陈述句。(8分)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翻译下面的句子,并将这句反问句转化为陈述句。(8分)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只兔子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 双兔傍地走,不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4分)

回环折( ) 痛(   ) 古(   )  污(    )

 

查看答案

写作。(50分)请以“我多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补充完整题目再写作;

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5题(15分)

最精彩的一课

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一位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他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他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他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

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去,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捅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他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就告辞了。

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他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什么,但却什么也没说出来。他想伸手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但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走到教室门口,他又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

“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30字左右)(3分)

2..结合上下文,品析加点词或短语的含义,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

(1)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

(2)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

3..第(10)段中说“(烧炭工)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请揣摩烧炭工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它表述出来。(30字左右)(3分)

4..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绅士的形象。(2分)

5..小说的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在哪里?(3分)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20题。(17分)  

“苦”、“乐”读书谈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有两种:一曰“苦”,二曰“乐”。苦读的代表是孙敬和苏秦,一个头悬梁,一个锥刺股。乐读的倡导者是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种方法本互为补充,不过现代人多认同后者而不愿效法前者。

  这种选择自有其道理,用一句最流行的名言来说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为有了兴趣,读时精力集中,心无杂念,所以感受深,记忆牢,且联想丰富。“心骛八极,神游刀仞”的情况多半是在对所读之书有浓厚的兴趣时发生的。既沉醉其中,也就不以为苦,并且乐此不疲,流连忘返;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胡适“幼时酷嗜小说”,后来回忆说:“所得小说良莠不齐,中多淫书……害余不浅。”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但如果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这样偏食”的结果极有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呈畸形发展。欲除此病,当多吃“五谷杂粮”,即所读的书应驳杂些。

  既然要读自己“厌恶”的书,当然不免觉得“苦”,但是如果不放弃,“苦”上一阵子,自然会有所收获。兴趣并非凭空而来,是可以培养的。这培养的途径就是“硬啃”,先“苦”上一阵子。

  然而林语堂极不赞成“苦读”,他对苏秦锥刺股的做法进行了批判,指明利害:“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林氏之言并非毫无道理,但他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这位“苦读”的代表苏秦最后并非一无所成,而是“终以酬酬壮志,功名传千古”了;“苦读”的另一位代表孙敬最终也学有所成。由此可见,“苦读”并非要不得。孙敬和苏秦的做法或不可取,但精神值得学习。

其实,对于一个有志于学的人来说,乐读固然好,苦读也没什么。“读书莫畏难”,他早早有心理准备的,而且只要不是冥顽透顶的人,他从“苦”中是一定可以读出快乐的。正如梁启超所说:“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3..去掉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可以吗?为什么?(2分)

这样“偏食”的结果极有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

4..读第二自然段,请找出过渡句和本段的中心句。(2分)

过渡句:

中心句:

5..画线句子中“偏食”“营养不良”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6..第二自然段中引用林语堂、胡适、鲁迅的名言分别证明了什么?(3分)

7..第三自然段中“苦”上一阵子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说是什么?“有所收获”如何理解?(4分)

 

查看答案

(一)阅读《陈涉世家》相关语段,回答9—13题。(16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给下面划线字注音。(3分)

陈胜之(  )   忿尉( )  王侯将相有种乎( )

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4分)

尉果广(        )    复立楚国之稷 (  )

至陈    (   )       将军身被坚锐  (       )

3..翻译句子。(4分)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4.用用原文回答。(2分)

在语段中找出能充分证明起义军策略口号“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极为正确的两句

                                                      

②                                                                   。

5..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