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植物塑料的兴起 吴载 ①所谓植物塑料是指用玉米或甘蔗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植物塑料的兴起

吴载

①所谓植物塑料是指用玉米或甘蔗等制造的聚乳酸塑料,现在使用植物塑料的实用化产品已有快餐盒和农业用的地膜等。另外,部分电器产品和服装等也开始使用植物塑料,植物塑料一直被视为与环境亲和的生物分解塑料之一。所谓生物分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塑料。

②那么,玉米、甘蔗等植物是如何造出塑料的呢?首先,从玉米、甘蔗等植物中萃取出淀粉;接着,用酶将淀粉分解制成麦芽糖或葡萄糖;然后,将麦芽糖或葡萄糖供给微生物食用并发酵,制造出乳酸;最后,将乳酸聚合,造出聚乳酸。这样制作的聚乳酸材料十分坚硬,并具有极高的透明度。但是,聚乳酸单晶在室温下接近玻璃的性质,稍加冲击马上就会破裂。如果想作为塑料使用,还需要掺加柔顺的化合物。另外,由于聚乳酸的熔点只有170℃,作为商品,还必须提高它的耐热性和强度。

③聚乳酸塑料最大的特点是在自然界中容易分解。在聚乳酸塑料中加上水,即可变成

容易分解的酯。把聚乳酸塑料放入堆肥中,首先通过水分和酶的分解,变成乳酸;再经被

称为需氧菌的微生物食之并代谢,最终被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和水原本就是

植物从大自然中吸收来的,所以,整体来说,它没给环境增加负担。

④用聚乳酸塑料制造的产品具体有什么价值呢?首先,这些塑料来自植物,作为材料

来源,它优于石油化工塑料。其次,植物能够通过种植获得,所以聚乳酸塑料可说是再生

资源或可持续使用的材料。另外,使用谷物为主制造的聚乳酸,不论是焚烧还是在自然界

中分解,都不会增加环境负担。现在世界生产石油化工塑料的年产量是1.5亿吨。如果用聚乳酸制造塑料,这就减少了石油或天然气的消耗,这对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现状,无疑是

一个最大的福音。

⑤除了日常用品中的广泛适用外,聚乳酸植物塑料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优势尤为突出,主要是用来制作医用骨钉。以前治疗骨折等骨科疾病使用的是不锈钢骨钉,病人必须经过两次手术才能治愈,即第一次手术用钢钉把骨折复位固定,待骨头长好后,再动第二次手术,把钢钉取出。使用聚乳酸植物塑料只需一次手术植入骨钉,病愈的同时,骨钉也降解在人体内。因为降解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这是有效利用聚乳酸植物塑料生物分解性质的典范。

(节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项是    (3分)

A.植物淀粉经过分解、发酵、聚合而成的聚乳酸十分坚硬,有极高的透明度,可直接作为塑料使用。

B.目前,聚乳酸塑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电器、月陨、医学等领域,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优势尤为突出。

C.聚乳酸塑料与石油化工塑料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在材料来源和环境负担方面优于石油化工塑料。

D.聚乳酸植物塑料在自然界中能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环保材料。

2..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3分)

 

1.D(A.不可直接作为塑料使用;B.聚乳酸塑料并未广泛应用;C聚 乳酸塑料是再生资源) 2.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分)将骨科手术中的不锈钢骨钉与聚乳酸植物塑料骨钉进行比较,(1分)形象地说明聚乳酸塑料具有易分解的优点。(1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聊” “会”各是什么意思?  (2分)

(2)“鬓微霜,又何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句子,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平?”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足下卜之鬼乎秦王怫

B.此教我先威众以头抢地

C.陈胜吴广皆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D.得鱼腹中乃丹帛曰“陈胜王”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胜等去渔阳的路上“会天大雨,道不通”,“失期,法皆斩”直接导致了这次起义,而“天下苦秦久矣”则是他们走上起义之路的根本原因。

B.扶苏“贤”,是秦王朝的“当立者”;项燕“爱士卒”,是楚国人爱戴的将领。陈胜等自称是这两人的队伍,借此号召人民起来推翻秦二世的统治。

C.陈胜先分析当时的形势,表明起义的必要性;再分析“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阐明起义胜利的可能性,说明他对当时的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D.作者叙述了陈胜等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既有“鱼腹丹书”,又有“篝火狐鸣”,既赞扬了起义者的足智多谋,也批判了当时群众的迷信愚昧。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旦日,卒中往往语。

(2)等死,死国可乎?

 

查看答案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  (5分)

(1)秦王色挠,长跪而之。  (《唐雎不辱使命》)

(2) 将军身被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

(3) 孤不度德量力,欲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4)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5)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泛轻舟。  (《武陵春》)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B.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年矣。

C.夹岸数百步,中无杂附,落英缤纷,芳草鲜美。渔人甚异之。

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E.凤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F.吏禄三百石,岁月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 《陋室铭》)

②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              。  (《〈论语〉十则》)

              ,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④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说明:①题为必答题,2分。②题为加分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①“花”在诗人的笔下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李清照在《醉花阴》中用“人比黄花瘦”抒写寂寞憔悴之情;杜甫在《春望》中用“                                ”抒发感时恨别之情。

②阳春三月,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勃勃生机,去欣赏《钱塘湖春行》中“                                ”的莺歌燕舞。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