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口语交际。(共8分,每题2分) 1.小杨和小李为了一点小事,两人在自习课上大声地...

口语交际。(共8分,每题2分)

1.小杨和小李为了一点小事,两人在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假如你是班长,你该如何用委婉的话进行劝阻?你说:“                                。”

2.毕业前夕,九(6)班想组织一台以“青春理想”为主题的毕业晚会,你作为晚会的主持人,请为该晚会写一段开场白。

3.毕业在即,你一定想为亲爱的同学送上温馨的祝福吧!请在毕业纪念册上留下你的心语。

4.回首初中三年的生活,你肯定参加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请写出其中一项活动的名称及取得的效果。

活动名称:

活动效果:

 

1.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不太好吧。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三年同窗情,聚散两依依,在这分别的时刻,让我们在这美妙的歌声的旋律中挥洒青春的激情,让我们在这优美的舞姿中放飞心中的理想。 3.不要说祝福,不要说再见,最好是沉默――把梦留给海,把希望留给未来。 4.足球活动:A、锤炼意志B、开拓视野C、增长才干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导读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十九世纪      (国家)身材矮小、相貌平平、活了不足四十岁的女作家

           成功地创作了《简爱》这部世界名著。

2.     (国家)的斯威夫特写的《___________》中,主人公           

 

查看答案

①你见过一个能炒一盘菜的巨型青椒吗?你尝过1米、重1500克的特大黄瓜吗?你听说过一亩地能产一吨优质稻谷吗?这些农作物并非神话而是事实,它们的种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经过太空之旅后而变得神奇无比。到太空中去培育更多更好的良种成为人类的新希望。空间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的这一希望奠定了基础。

②在太空,物体的重量只有地面的百万分之一,被称为微重力状态,生物极易发生遗传变异,对细胞、蛋白质、微生物的培养十分有利。太空还剥去了大气层的“外衣”,太阳光辐射比地面强得多,宇宙高能重粒子极其丰富,将使种子、微生物等细胞中的遗传密码发生有益突变,产生新物种。另外太空环境近似真空,没有污染。专家们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感觉不到的这些环境条件,为发展新材料、新物种、新医药等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所和生产基地。在太空环境里,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要比地面快成千上万倍。

③率先提出空间植物和微生物变异理论的美、俄科学家,多年来却与航天育种这一领域失之交臂,捷足先登的是“太空俱乐部”的后来者——中国。

④我国返回式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为空间育种和生物学科研提供了契机。早在1986年,王大珩教授就提出运用航天搭载进行生物科学研究的建议。1987年我国首次利用卫星进行了植物种子和微生物材料的搭载试验,它拉开了我国航天育种研究的序幕。

⑤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在9颗卫星和两艘宇宙飞船上搭载了500多种植物、微生物等,培育出一批生物新品种、新品系、新种源。我国的空间育种成果赢得了世界的赞誉,美、俄、保加利亚等国科学家们纷纷表示了要求合作的愿望。

⑥1996年10月,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精选处理的杂交水稻种子被放入返回式卫星,在太空中“修炼”了15天后返回地球。这些种子在海南繁育基地种植了44987株。经实验分析发现,一些水稻发生了高频率的变异,个别植株的性状分离变异率高达12%,比用射线辐射变异率高100倍,比自然变异率高数万倍。如今这批航天水稻已经进入第六代,形成了新品种,单季亩产达到800公斤。

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空间育种的总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分)

2.第②段划线的“这些环境条件”具体指哪些?(2分)

3.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④~⑦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4.文章开头划线的部分如果去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

5.说说画线句中使用什么说明方法?使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回答。(4分)

 

查看答案

谈生命(共12分)

冰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穿危岩,破险阻,曲折迂回,奔流入海……(有删改)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而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岸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阳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枭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另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第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要经过常变的四时,有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更多的了。

1.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说说生命的规律和本质是什么?(6分)

2.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分)

3. 如何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一句?(2分)

4.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们感受了作者的情感,那么由生命你还联想到什么?(2分)仿写:

生命象                                                              

 

查看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12分)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拂乱其所为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③管夷吾举于                ④入则无法家                               

2.翻译:(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于虑 左手倚一木          ②舜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于声

恒亡 固不以山溪之险      ④行拂乱其所    宫室、器皿、人物

4.《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古诗词默写填空。(9分,每空1分)

1.宁为百夫长,                                      。(杨炯《从军行》)

2.                                     ,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 楼》)

3.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4.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5.根据下列语境,各用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填空。(课内外均可)

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                     ”;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                               ”。与古诗同行,我们的旅途才不会单调和寂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