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人肉搜索是猫扑网首创的一种搜索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人肉搜索是猫扑网首创的一种搜索方式,与“百度”不同,它更接近于“爱问”一类的提问回答网站。“人肉”一词虽然掺杂着黑色幽默的味道,但也准确地表明了其特点——搜索行为的原动力,不再像传统的搜索方式那样,仅仅依靠某个网络程序或者冰冷的互联网资料库,而是更多地靠无数有着真实血肉之躯的网民亲身参与,由他们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信息渠道,向提问者送上部分答案,再由其他网友补充、完善,直到最后得出较为确切的答案。

请结合以上文字,给网络新词语“人肉搜索”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0字。

                                                                        

 

针对某个问题,由网民亲自参与,共同寻找出确切答案的搜索方式。(三个要素 即某个问题、网民亲自参与、共同寻找出确切答案,答对一点给1分,共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空。(8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3)万里来游还望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登岳阳楼》)

(4)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6)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有此妙。(7)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查看答案

写作(55分)

生活是一首交响曲,它有着欢快跳跃的旋律,也有着忧伤沉郁的音符,生活中的许多经历与体验,如成功与失败,开心与烦恼,健康与病痛,友情与孤独……等等,都将使我们从中增长知识,收获经验。请以“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收获”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根据文章所写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三】(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不蔓不枝      蔓:_____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   而:___________

(3)陶后鲜有闻    鲜:___________      (4)结庐在人境     庐: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水陆草术之花,可爱者甚蕃。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甲】文中揭示菊的象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能印证“背陶渊明独爱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甲】文和【乙】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请作简要概述。(5分)

 

查看答案

【二】(23分)

                                田野的树

    ①我喜欢树。人在路上走,看到田野里一株一株独立的树,心总是难免为它所触动。秋天里,庄稼都已经收割回家,田野里更加空阔辽远,一株树孤零零站在那里,有如一个孤独的人。特别是一株小树,恰像一个孤独的少年,尤其使人牵念。陶渊明诗云:“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我觉得很有意思。一株独立的树是自足的,它不依赖于别的什么东西而存在,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②昨天,我在路上走,看到了几株孤独的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③有一种树长在远处,我叫不上它的名字。当然,我叫不上它的名字只能怪我,不能怪树。我就见过这种树中的一株,这株树长得很有意思。它的树冠从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像是凝固了的绿色爆炸,或者像攀固了的焰火。它的周围没有别的树,也没有什么庄稼,它就孤独地自己站着,持久地演示着绿色辐射的特技。

    ④白杨一般总是作为行道树,给栽在大路的两边。站成一排的白杨很是威风,也很有看头。不过还不如单独长着的白杨更有意味。茅盾曾说,白杨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又说它的枝丫决不旁逸斜出。我想,他的白杨,是在新疆和河西走廊看到的,所谓的新疆杨,与我们这儿的杨树不同。我们这儿的白杨,也是有一根主干,努力地向上伸展,下面的枝丫如何,它好像就顾不上了。杨树的干是很直的,不过那不是几何学意义上的直线,远远看去,它像是书法名家笔下的线条,极有意味,又富于变化。它的树枝细而且短,向左向右参差地伸展,树叶也稀稀落落,漫不经心。这不要紧,只要有了那条贯通上下的主干,这株树就显得极有章法。直说了吧,单独长在田野里的一株杨树,那是很美的。

    ⑤不过,最让人感到震撼的还是那株梧桐。

    ⑥我在冠县东北部的兰沃乡看到一株梧桐。兰沃是水果之乡,多是梨树,路边都植白杨,那株梧桐显得突兀。我老远就看见了它,并惊异于它的沉着和大气。这株梧桐异常高大,异常雄伟。已经是晚秋天气,它还披挂齐整,似乎尚未感到秋的来临。它的树干很粗,很直,也很高,树冠也很宽博,枝杈一层层地堆叠着,充分使用着每一寸空间。那绿色是秋之绿,是不可摧折的生命力的体现,是历尽沧桑的波澜不惊。它自然达观,心平气和,不骄不矜,不怨不怒,如一个历尽忧患、火气消尽的老人,又像一个无忧无惧、心胸博大的树之王。

    ⑦看到田野上孤独的树,一般是在晴好的白天。到了傍晚,或者遇到雨雪的天气,人们都要回到屋顶之下,剩下那树在地里孤单单地站着。我没有观赏过风雨之中那孤独的树是一种什么样姿态。不过,那美丽的白杨和沉着的梧桐,应该是不怎么惧怕风和雨的。即使再严重的境遇,我想,那树也会坦然承受,至少不会失态。

    ⑧与成片的树和成排的树相比,孤独的树更能体现个性,因此更易让人辨识。我喜欢独自生长的树。我觉得,孤独的树一般都显得落落寡合,也很是谦虚,这我很喜欢。我真希望自己能有陶渊明的悠闲,提一壶酒,走到田野里的一棵树下,将酒壶挂在枯枝上,或席地而坐,或干脆就躺在树下,那种时光真是叫人神往。

1..文中写了哪三株孤独的树?作者是如何评价这三株树的?(6分)

2..指出第⑤段在内容、结构上的作用。(3分)

3..第①段和第③段分别引陶渊明、茅盾作品中的句子,各有什么作用?(4分)

4..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两句任选其一)(4分)    一A.它的树冠从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像是凝固了的绿色爆炸,或者像凝固了的焰火。

B.它自然达观,心平气和,不骄不矜,不怨不怒,如一个历尽忧患、火气消尽的老人……5..结合全文看,作者喜欢独自生长的树的原因有哪些?(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 7分)

①东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2时46分左右,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整个东部地区受灾惨重。日本强烈地震发生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在第一时间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

②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那么地震是否一定会引起海啸呢? 

③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它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④大多数海低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⑤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⑥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

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⑦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因此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⑧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新华网作者张家伟内容有改动)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作者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3分)

2..请说说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分)

3..选文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如例句过长,中间可用省略号省略),并说明其作用。 (4分)

4..第①段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5..根据上文内容,结合下面的“材料链接”,说一说此次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的原因。(4分)

【材料链接】日本岛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全球80%的地震发生于此,故而这一地带发生海啸次数亦最多,占到全球有史可考的海啸记录的85%。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