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 底线”为题作文。 要求:①用词语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自定文体(除诗歌外...

请以“                 底线”为题作文。

要求:①用词语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自定文体(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解析】按照下面标准评分。 等级得分                          要       求 一类卷(60—55)    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切,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流畅,有文采,标点正确 二类卷(54—48)    符合题意,立意正确,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有一定的生活感受,感情较真切,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确、通顺,标点正确 三类卷(47—42)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思想健康,有一定内容,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标点错误不多,不足600字,但字数相差不大 四类卷(41—36)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感情欠真切,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字数相差大 五类卷(36分以下)  不符合题意,文理不通,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 说明:1、评卷以45分为基准分,酌情增减。鼓励给好文章打高分。满分或36分以下的评分应慎重。 2、符合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条,可酌情加1——3分,加至满分为止。 (1)构思新颖,有创意。         (2)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 (3)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4)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者不计),不足3个字不扣,扣完2分为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说粘住你我他

①为什么名著能够经受时间和文化的洗礼而流传下来?有人说是因为它们文字优美,有人说是因为它们故事情节动人,还有人说它们深刻地剖析了人性。最近一项对英国维多利亚文学的读者调查发现,最后一种说法可能是小说具有持久魅力的重要原因,因为小说反映了我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或者说是某种形式的人性。

②美国密苏里大学的专家们专门研究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如何应用到了文学中。他们做了一次调查,让500个读者填写了关于200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小说的调查问卷。被调查者要填写自己认为的主角或配角的性格特点,然后描述他们的个性和动机,比如他们是否有责任心或者支配欲很强等。

③结果发现,小说中的角色可以划分为鲜明的几类。一般来说,那些主角,比如简•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贝内特,她在责任心、有教养方面获得了读者的高分,而那些配角在获取社会地位、支配欲上的得分很高。而且在小说中,有支配欲的角色受到了作者的强烈谴责,这些坏家伙都是一些想支配他人的“机器”,他们过于我行我素,很少有亲近社会的行为。

④其实,中国小说中的角色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作者力捧的正面人物,不仅有“携民渡江”的高度责任心,还一心一意要匡扶汉室,拯救天下苍生;而曹操则是小说中的大反派,“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负我”就是出自他口,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具有极强的权力欲和支配欲。

⑤专家们分析了调查结果后认为,这些对立的小说角色其实反映了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狩猎-采集原始社会后形成的集体观念,在那样的社会中,由于要和自然界进行艰苦的抗争,个人的强势被部落集体的利益所压制了。而小说中恰恰反映了个人支配欲和集体利益之间的根本对立,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很少有人还生活在狩猎-采集社会,但这个永恒的主题依然让小说深入人心,因为它的确反映了远古形成的人性。

⑥另外一些角色的分数介于好人和坏人之间,比如《呼啸山庄》中的西斯科里夫或者《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他们在小说中的出现表明,人们为了维护集体的社会秩序,对个人产生了压力,这种冲突以这些角色的形式被反映了出来。

⑦小说就像是一种粘合社会的胶水,增强了那些能造福整个社会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人类在与环境的抗争中逐渐进化出来的。另一方面,小说和某些社会警示故事的效果是一样的。在原始社会,打猎为生的原始人谈论一些人的欺骗和欺凌弱小的行为,以达到不让坏人得偿所愿的目的。而小说同样起到了这个效果,人们通过阅读小说,了解了坏人的伎俩,避免自己今后上当受骗。

⑧小说不仅是进化的产物,它实际上也正在影响人类社会未来的进化。

1.阅读第①段,说说“为什么名著能够经受时间和文化的洗礼而流传下来”。

                                                                          

                                                                          

2.第⑤段中“永恒的主题”指的是什么?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4.请结合《简•爱》或《水浒传》的内容,位第③段或第④段增加一个事实论据。

第(     )段:                                                        

                                                                        

                                                                       

 

查看答案

话说父亲

王安忆

①父亲是一个话剧导演,一副很不知人情世故的样子,再加上他那一副很不知人事世故的样子,便像是从天上掉下来似的,真正是一派天然,再没有比父亲更不会做人的人了。他甚至连一些最常用的寒暄絮语都没有掌握,比如,他与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见面时,那叔叔说:“你一点没老。”他则回答道:“你的头发怎么都没了?”弄得十分扫兴。见面的套话没有掌握,告别的套话也没有。有他不喜欢的、不识趣的客人来访,他竟会在人刚转身跨出门坎时,就朝人背后扔去一只玻璃杯。别人对他留有什么印象,是他从不关心的。他是只须自己就能证明得了自己。比起世上太多的终年终月为别人的观瞻营造一个自己的生活,是要轻松。

②而奇怪的是,像他这样不会做人的人,却有着惊人的人缘。1978年,在他做胆囊炎手术时,人艺的男演员们便自发排了班次,两小时一班地轮流看护,准时准刻,从不曾误点。这种挚诚至深的对待,令我们久久难以忘怀。俗话常说人心换人心,我们虽不知道他对演员们是如何,可从演员们对他,却可以看出他的对待。也因他对人不加矫饰,人对他也不以虚礼往来。我们经常听到演员们以他的素材演编的长篇喜剧,比如,喝了药水之后,发现瓶上所书“服前摇晃”,于是便拼命地晃肚子;还比如,将给妈妈的信投到“人民检举箱”等等,诸如此类,刻划了一个糊里糊涂的父亲。因他对人率真,人对他也率真;因他对人不拘格局,人对他则也不拘格局。他活得轻松,人们与他也处得轻松。即便在他不很得意的时候,他的身边也没缺少过朋友。听母亲说,在他被划为右派的时候,就有一位阿姨为他辩护,而因此几乎划为了右派。似乎是,正因为他没有努力去做人外,反倒少了虚晃的手势,使他更明白于人,更明白于世。所以,他倒也活得比谁都自在。

③当然,他如此自在地做人,尚须条件。至少,在他朝人身后扔去一只玻璃杯子后,要有人为他打扫现场。他一如不食人间烟火,皆也因为,尚有人为他操心此类俗事,家庭便是他坚强的后盾了。在这一个纷繁的世界里,他的纯净的哲学要建立并实践,必得有人为他开辟一个清静的场所。

④他不会玩一切斗智的游戏,腹中是没有一点点春秋三国,只迷住一本与世无争的书。他最大的娱乐,也是最大的功课,便是读书,中文的,或者外文的,戏剧的,或文学的,个个种种。书也为他开辟了另一个清静的世界,在那里,他最是自由而幸福,他的智慧可运用得点滴不漏。

⑤因了以上的这一切,他在离休以后的日子里,便不像许多老人那样,觉得失了依傍而恍恍然,怅怅然,他依然如故,生活得充实而有兴味。他走的是一条由出世而入世,由不做人而做人的道路。                            (节选自《话说父亲》,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父亲的性格特点。

                                                                

2.阅读第②段,列举出父亲“惊人的人缘”的三种具体的表现。

                                                                      

                                                                   

                                                                    

3.细读第②段,谈谈你对“正因为他没有努力地去做人,反倒少了虚晃的手势,使他更明白于人,更明白于世”的理解。

                                                                         

                                                                        

4.读完全文后,你认为父亲过的是怎样的生活?说说他能过上这样生活的原因。

                                                                         

                                                                          

                                                                         

5.在现实生活中,你觉得“做人”(待人接物)与“有人缘“有无必然的联系,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①之供,父母岁有裘葛②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①廪稍:官府发给的粮食。②葛:夏天穿的衣服。③天质:天资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②黑质而白章

B.①色愈恭,礼愈至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②诚宜开张圣听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若皆罢去归矣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C.①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B.甲段文字作者叙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以此来勉励东阳马生。

C.甲、乙两段文字中作者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从甲、乙两段文字来看,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越。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5.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地海韵宾馆的位置示意图,如果在汽车站有位老同志向你打听去海韵宾馆的路,你该怎样向他介绍呢?请根据下图提示,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①森林、海洋和湿地是地球上三类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的水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的价值表现在它是许多化学物质、生物物种和基因的源、汇和库。

    ②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过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等生态系统产品。此外,湿地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使它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并且具有美学价值。同时,湿地还具有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湿地这些综合功能从来都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环境及物质基础。

    ③据专家测算,仅占地球陆地生态系统总面积6%的湿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约占陆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总价值的45%左右;仅占地球表面积l%的淡水湿地,生活在其中的物种却占到了全球物种总量的40%以上。

    ④我国的湿地生境类型众多,其间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不仅数量多,而且有很多属中国特有,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据初步统计,中国湿地植被约有101科,在高等植物中属濒危种类的有100多种。中国的内陆湿地约有高等植物1548种、高等动物1500多种。中国有淡水鱼类770多种或亚种,其中包括许多洄游鱼类,它们都需借助湿地系统提供的特殊环境产卵繁殖。中国湿地的鸟类种类繁多,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中就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仅记录到的就有9种;此外,还有许多是属于跨国迁徙的鸟类。

    ⑤在中国湿地中,还有一些是世界某些鸟类唯一的越冬地或迁徙的必经之地,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就占世界白鹤总数的95%以上。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北部,面积为22400公顷,是1992年我国第一批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中国湿地之一。该湖区受修河水系和赣江水系影响,枯水期保护区水落滩出,形成草洲河滩与9个独立的湖泊;丰水期9个湖泊融为一体,形成鄱阳湖水一片汪洋。该区已记录到湖泊浮游植物有54科,水生维管束植物38科102种。该地是迁徙水禽极其重要的越冬地,保护区共有鸟类近250种,其中水禽108种,主要水禽有白鹤、白鹳、天鹅等多种雁鸭类。湖泊中有百余种鱼类,其中不乏商用鱼类。据1998年冬季的观测,在这里越冬的候鸟近10万只,其中白鹤1500多只、白枕鹤1000多只、小天鹅2000多只、白琵鹭2000多只、雁鸭类3万多只。

    ⑥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也有很多湿地资源。北京市的湿地资源分为天然河流和人工库塘、湖泊2种类型。其中天然河流湿地占3.5万公顷:北京有大小河流200余条,分属于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和大清河,河流面积合计5000公顷左右。人工库塘、湖泊湿地有1.5万公顷,但目前保存典型的芦苇、香蒲沼泽湿地很少,面积较大的仅有顺义汉石桥、延庆野鸭湖、门头沟三家店等处,约有2000公顷左右。

    ⑦正是有了这些湿地的存在,才使得自然环境如此的丰富多彩,人们也因为有了湿地的存在免遭很多灾难。希望人们能善待湿地,因为那也是善待人类本身。

1.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A.湿地是地球上三类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B.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都属于湿地。

C.根据湿地的作用,我们可以说湿地是“气候调节器“。

D.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其价值远高于陆地。

2.概括文章第④自然段的内容。

 

3.下列对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是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中国湿地之一。

B.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枯水期和丰水期形态的不同是受修河水系和赣江水系的影响。

C.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鸟类唯一的越冬地,在那越冬的白鹤占世界白鹤总数的95%以上。

D.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有水禽108种,主要包括白鹤、白鹳、天鹅等多种雁鸭类。

4.北京市的湿地资源有            和                两种类型。

5.为介绍我国湿地的鸟类,文中集中运用了两组数据,请分别指出其所在的自然段,并说说这两组数据个说明了什么?

第一组:第      自然段,说明了                                          。

第二组:第      自然段,说明了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