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

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此时的杠杆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实验时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且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应将杠杆调到______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一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2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0.3m。甲同学测出了这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一定科学,理由是______。他把右边的钩码换成弹簧秤,使杠杆从水平位置慢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C所示,此过程中,弹簧秤拉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B实验中,小明把两边的钩码同时远离支点一格,杠杆不再平衡,______(选填“左”或“右”)端会下沉。小明回家又做了图D的探索,将一根长为L,重为G的均匀木棒,有的木棒伸出桌子边缘,用竖直向下的力F0压木棒的一端,当F0______时,木棒刚好会被翘起。

 

是 水平位置平衡 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 不变 左 1.5G 【解析】 (1)[1][2]杠杆保持静止,此时杠杆是处于静止状态,达到平衡;实验时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且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应将杠杆调到水平位置平衡。 (2)[3]只有一次实验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种结论很具有偶然性,不合理;要进行多次实验,总结杠杆平衡条件。 [4]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c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钩码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也变小,但是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拉力大小不变。 (3)[5]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一个格的长度为L,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如果将两边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3G×5L=15GL 右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2G×7L=14GL 左端下沉。 [6]为了木棒刚好会被翘起,此时杠杆的支点是桌子边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F0×L=G×(L﹣L) F0=1.5G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探究水的沸腾,科学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加热时,杯底有气泡形成,上升到水面破裂,有“白雾”冒出,“白雾”是水蒸气______形成的。由图乙可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3)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把水在沸腾的高压锅从灶上拿下来以后,水不再沸腾,但打开锅盖,水又会重新沸腾,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a端滑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电源电压。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长方形容器里盛满水,将一个底部粗糙的金属瓢放在容器中的水面上,水溢出一部分。将金属瓢取出,水面下降了5cm,再将金属瓢沉入水中,静止在容器底部,液面又上升了2cm。(已知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g10N/kg)求:

(1)金属瓢的密度是多少kg/m3

(2)金属瓢漂浮在水面和沉入水底,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3)金属瓢静止在容器底部时,容器对金属瓢的支持力是多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AB两地间的输电示意图,双横线为输电线,每千米输电线的电阻约为0.2Ω,输电线在B地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的位置距A处的距离,检修员在A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和电源接成电路进行测量计算,便可知道短路处到A地的距离。请在虚线框内帮检修员设计并画出电路图。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探究凸透镜成像时,F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蜡烛火焰上的一点,试作出S的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