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把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中点O作为支...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把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中点O作为支点,其目的是消除______对实验的影响。为了方便直接测出力臂,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在A处挂上钩码后杠杆转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相同的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需将挂在B处的钩码向右移动______格。当杠杆平衡、钩码静止时,挂在A处的钩码所受重力和钩码所受拉力是一对______力。

(3)如图丙,小明取下B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钩在C处,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计示数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N,如果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它是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每个钩码重0.5 N)。

(4)小明经过多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自重 运动状态 1 平衡 大于 省力 【解析】 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测力计下所挂圆柱体物块的底面积为60cm2,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ρ1.0×103kg/m3g10N/kg

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cm

0

1

2

3

4

4.5

测力计示数F1/N

4.8

4.2

3.6

3.0

2.4

2.4

浮力F2/N

0

0.6

1.2

1.8

2.4

2.4

排开水的体积/cm3

0

60

120

180

240

240

 

(1)物块的重力为______N

(2)物块浸没在水中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物块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而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说明浮力与物块排开水的体积有关。物块浸没在水中后,继续向下移动,物块所受的浮力保持2.4N不变,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在水中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比较图甲和图乙发现,物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于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说明在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块受到的浮力______

(拓展)①物块的密度ρ______kg/m3

②将物块浸没在某液体中,测力计示数为3N,液体的密度ρ______kg/m3

 

查看答案

在学习液体的压强知识时,老师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容器中央位置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薄橡皮膜封闭的圆孔。当橡皮膜两侧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会向压强小的一侧凸起。请你和老师一起完成下述实验。

(1)这个装置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老师先在装置两侧倒入不同深度的水(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凸起情况可以得出:同种液体,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3)接着,老师向左侧加盐并适当加水,直到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此时会观察到橡皮膜向______(选填“左”或“右”)侧凸起,由此说明:______

(4)随后,老师又向右侧注水,当水面距离橡皮膜12 cm 时,观察到橡皮膜不向任何一方凸起。已知此时左侧盐水液面距离橡皮膜10 cm,则左侧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拓展)完成上述实验后,老师还想借助上述装置测量一个实心固体小球的密度。在第(4)问所述情景的基础上,老师将小球放在右侧的水中,发现小球沉底,此时向左侧加入相同的盐水,当盐水液面升高1.5 cm时,观察到橡皮膜不向任何一方凸起;让装置再恢复到第(4)问所述的状态,把小球放在左侧的盐水中,发现小球漂浮。此时向右侧加入适量水,当观察到橡皮膜不向任何一方凸起时,停止加水,此时水面升高2 cm;则小球的密度为______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

小明和小红一起“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器材如图甲所示:

(1)小明设计的方案是:将物体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上高度相同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为实现这一目的,物体应选择______(填字母)。

A.轻质纸片      B.小木块

(2)若小明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你认为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该装置进行实验。

(3)小红用木块设计了如图乙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她在实验中发现:左盘放100g的砝码,右盘放120g的砝码时,木块也能处于静止状态,这是由于木块受到了__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为______N

(评估)你认为______的方案更好,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图1中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b.如图1中乙图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c.如图1中丙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

2)由图1_____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1中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选填“大”或“小”).

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1中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5)实验拓展: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vt图象分别如图34所示.则物体C在第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长方体小木块正面和侧面面积不同而粗糙程度相同,长木板一面为较光滑的木板面,另一面是粗糙的布面。选择不同的接触面,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依次实验,将每次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实验序号

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

压力

测力计示数

1

木块正面与木板面

2.0 N

0.6 N

2

木块正面与木板面

4.0 N

1.2 N

3

木块正面与木板面

6.0 N

1.8 N

4

木块侧面与木板面

2.0 N

0.6 N

5

木块侧面与布面

2.0 N

1.0 N

6

木块正面与布面

2.0 N

 

 

(1)拉着长木板水平向左运动,当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测力计的拉力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测力计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指在______

(3)由实验14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则实验6空格中的数据应是______N

(4)由实验45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

(5)由实验123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______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