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下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

下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装置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B. 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10 Ω的电阻丝后,就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C. 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侧的大

D. 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

 

C 【解析】 试题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 (1)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不变; (2)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通电时间关系时,控制电流和电阻不变; (3)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和电阻大小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4)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体现的是转换思想. 【解析】 (1)装置中一个5Ω的电阻与两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右端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左端的电阻电流相等,即I右=I左,两个5Ω的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I右=I1+I2,两电阻阻值相等,则支路中电流相等,I1=I2,所以右边容器中的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左侧通过电流的一半,即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由Q=I2Rt可知,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产生的热量多,温度升得较快;因此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左侧液面高度差更大,故A错误,C正确. (2)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10Ω的电阻丝后,左右两端的电阻和电流都不同,没有控制好变量,所以不能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故B错误; (3)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型管中空气的热胀冷缩来反应热的多少,虽然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故D错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标有“220 V 40 W”的灯泡L1和“220 V 100 W”的灯泡L2串联接入220 V电路两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灯泡的额定电功率都变小

B.灯泡L1两端的实际电压小于L2两端的实际电压

C.通过灯泡L1的实际电流小于L2的实际电流

D.灯泡L1比灯泡L2更亮一些

 

查看答案

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暖气 B.计算器 C.电视机 D.笔记本电脑

 

查看答案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相同的煤油,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小。

(2)实验中,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

(3)若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变化了10 ℃,镍铬合金丝消耗了3.5×103 kW·h的电能,烧瓶中煤油的质量是______kg[已知c煤油2.1×103 J/(kg·℃),不计热损失]

 

查看答案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相同烧瓶内装满了煤油。

(1)烧瓶中装入的煤油是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请根据实物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________

(3)为达到实验目的,选用的两电阻丝R1R2的阻值应________。通过R1的电流________通过R2的电流。

(4)通电一段时间后,乙烧瓶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较大,说明_______

(5)小红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一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经多次实验测量,收集实验数据,绘制了烧瓶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h与电流I的关系图像。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图丙中能正确反映hI关系的是________

(拓展)用QI2Rt可以计算电流通过任何用电器产生的热量,能用QUIt计算电流通过任何用电器产生的热量吗?________请用实例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假设导体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炽灯仍然能发光 B. 电动机仍然能转动 C. 电饭锅仍然能煮饭 D. 电熨斗仍然能熨衣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