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聪用实验测量玻璃样品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如图1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把玻璃样品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样品的质量为_____g。
(3)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如图3,量筒内水的体积为_____mL.用细线系住玻璃样品轻轻放入装水的量筒内,如图4,则玻璃样品的体积为_____cm3.由此可得出玻璃样品的密度为_____g/cm3。
(4)测得玻璃样品密度后,小聪又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得知玻璃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如图所示,小明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表演“蜡烛在水中燃烧”的魔术时,把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方竖放一根蜡烛,在玻璃板的后方,放一只盛水的玻璃杯,点燃蜡烛,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板望去,会看到“蜡烛在水中燃烧”。
(1)该魔术现象要明显,最好在较_____(选填“明”或“暗”)的环境中进行。魔术中的玻璃板相当于_____(选填“平面镜”或“凸透镜”)。
(2)水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通过玻璃板形成的_____(选填“正”或“倒”)立的_____(选填“虚”或“实”)像,与实际蜡烛大小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1至图3所示。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发生_____(选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我们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1和图2,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___(填序号)和图3,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小林家的电能表4月底的读数为824.6kW•h,5月底读数如图所示,则他家5月份用电_____kW•h.他家用电器同时工作时总电流不能超过_____A,总功率不能超过_____W。
如图,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_____(选填“电”或“磁”)的仪器。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有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质量为20kg的水,温度升高了50℃,吸收了_____J的热量,如果不考虑热量散失,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_____kg的焦炭来提供(已知焦炭的热值为3×107J/kg).焦炭是一种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