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1)200s;(2)1300s. 【解析】 试题(1)已知次声波的速度和传播的距离,则由速度公式可求得次声波传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 (2)已知海浪的推进速度和传播的距离,由速度公式可求得海浪到达陆地所用的时间;由两次时间可求出时间的差值. 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声=1500m/s,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s=300km=3×105m,海浪的推进速度是v浪=200m/s 求:(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t声=?;(2)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时间△t=? 【解析】 (1)∵v= ∴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 t声===200s; (2)海浪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 t浪===1500s, 逃生的时间:△t=t浪﹣t声=1500s﹣200s=1300s. 答:(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200s; (2)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1300s的时间逃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快慢有三种办法:①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②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③比较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1)百米赛跑还没有到达终点时,听到观众席上有同学喊:“快看,2道跑在最前面,我们班的李霞最快!”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   

(2)物理教师说:“飞机速度可达700m/s,汽车速度只有30m/s,因此飞机快.”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   

(3)运动会上,终点裁判员认为,到达终点用时最少(最早到达)的运动员最快,这是采用了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

 

查看答案

(2017•盐城卷)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测速仪

如图甲所示是公路旁觉的超声波测速仪,它向行驶的车辆发射频率为f0(一般为30kHz~100kHz)的超声波,当车辆向它靠近时,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f增大;当车辆远离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f减小,变化的频率Δf=|f0-f|与车辆速度v关系如图乙所示。

超声波测速仪内部工作原理如图丙所示,P、Q是压电超声换能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会产生电压,形变消失后,电压随之消失;反之,当在其上加一定电压就会发生形变,电压消失后,形变随之消失。超声波测速仪内部振荡电路产生高频交流电压加到P上,P产生相同频率的超声波;被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在Q上产生交流电压,其频率与反射波的频率相同,比较电路将振荡电路和放大电路的两种频率的交流电压进行比较,计算出它们的差值Δf=|f0-f|,由Δf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

(1)当车辆靠近超声波测速仪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f_____(大于/等于/小于)f0

(2)超声小测速仪工作时,压电超声换能器_____

A.均将形变转换成电压    B.P将形变转换成电压,Q将电压转换成形变

C.均将电压转换成电流    D.P将电压转换成形变,Q将形变转换成电压

(3)为使超声波测速仪正常工作,振荡电路中产生交流电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

(4)汽车先后以v1v2的速度远离超声波测速仪时,反射回来超声波的频率分别为f1f2,且f1大于f2,则v1______(大于/等于/小于)v2

(5)汽车行驶中,超声波测速仪监测到Δf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关系如图丁所示,以测速仪为参照物,该汽车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锻炼阳阳同学的独立能力,今年五·一节,妈妈让她独自乘火车去合肥看望姥姥.   

(1)她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阳阳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阳阳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________?   

(2)在行驶的列车上,阳阳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________

A. 铁路边的树木     B. 小孩子的座位     C. 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 铁轨

(3)因为火车在开动时不断的颠簸,在开动的火车上写字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阳阳同学看到有人用皮带把写字板固定在手臂上,这样就能在写字板写上漂亮的字了,如图所示.你能帮她解释其中的原理吗_____

 

查看答案

某中学的物理兴趣小组想探究水平抛出的小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大家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小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2:小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可能与小球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3:小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可能与小球水平射出的速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刻度尺,并将弹射器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表中数据: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2)通过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小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

小明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是造成的误差.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________cm;tBC=________s;VAC=_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