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 在常温下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快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 D.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对下列四幅图中的物理实验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立竿见影 B. 水中倒影 C. 杯弓蛇影 D. 海市蜃楼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_____。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_____。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____(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
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_______是凸透镜,________是凹透镜.
(2)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_,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