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级组织课外活动,从一楼登上三楼,看谁的功率大.对于以下物理量:①一楼地面到三楼地面的高度h;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t;③每个同学的质量m;④一楼到三楼楼梯的总长度L,则:
(1)看谁的功率大,必须要测的物理量是_____(填序号);
(2)看谁的功率大,必须要的器材是磅秤和_____;
(3)若小明想测出自己准确的上楼功率,他必须要测的物理量是_____(填序号)
物理逃走小组同学讨论不同种类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会不同呢?于是他们取了沙子和水这两种不同物质,从而研究它们吸热能力的差异,他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使用的实验器材有:两个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温度计…在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时要考虑很多问题,下面是小强的实验步骤,请根据要求补充完成:
(1)先测量_____(选填“体积”或“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所以实验时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
(2)在实验时只要控制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下同)相同就可以确定水和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加热完成后只要比较他们_____的多少就可以比较出沙子和水吸热能力差异;若在实验时发现,沙子温度升高的比水多,则吸热能力较强的是_____;
(3)根据小强得出的结论,结合图乙的信息,此时是_____(选填“中午”或“夜晚”);
(4)杯中水的质量为200g的水,温度从18°C升高到了43°C,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J.
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此因素有关”的实验:(mA>mB)
(1)小球从斜面滑下的过程中,小车的__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
(2)为了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选择_____两组实验进行比较.实验中控制两球的_____相同,并由静止滑下。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比较出A、B两个小球动能的大小。
(3)选择甲、乙两组实验进行比较,为了探究动能与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1)在“探究定滑轮使用特点”实验中,小明和小华按如图甲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在绳的左端挂上钩码,右端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这个示数与_____关系;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步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2)接着,小明和小华又进行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一起组装好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①小明应该沿竖直方向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2N,同时小华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②小明和小华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错误_____.
③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④在用滑轮组提升钩码过程中,额外功来自_____和_____.
⑤若钩码重增加到6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_____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杠杆水平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3)同学们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丙所示,小丽在C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_____.
(4)通过交流,同学们认为(3)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变,OC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_____.
如图,站在地面上的人通过滑轮组提升物体,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