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强选用了4Ω、8Ω、10Ω、20Ω四个定值...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强选用了4Ω、8Ω、10Ω、20Ω四个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3V。

(1)请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实物图乙连接完整__________

(2)闭合开关接触时,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选用的电阻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记为_____A;以后每更换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选填“A”“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_____,同时记下对应的电流值。

(4)根据实验数据,小强做出了如图丁所示的I﹣R图象,由于此图线为曲线,小强认为不便直观判断IR的定量关系,于是对图象中的坐标进行了巧妙变换,从而直观判断出了IR的关系。你认为小强的改进方法是:_____

 

电阻R0开路 0.5 B 2V 将I﹣R图象的横坐标R变为(或R﹣1) 【解析】试题(1)滑动变阻器要按“一上一下”串联接入电路,只需将滑动变阻器上面任一接线柱与电阻R0的右接线柱连接即可,电压表要与电阻R0并联,由于电源电压恒为3V,故电压表选择的量程为0~3V,只需将滑动变阻器的“3”接线柱与电阻R0的右接线柱连接,如上图所示;(2)闭合开关接触时,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开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电路开路,即电阻R0开路;(3)由图丙可知,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5A;由欧姆定律得,则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IR0=0.5A×4Ω=2V,即电压表示数保持2V不变;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可知,即:=,由于电源电压恒为U=3V,电压表示数保持U0=2V,每更换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也应增大,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2V,同时记下对应的电流值;(4)小强做出了如图丁所示的I﹣R图象,由于此图线为曲线,不便直观判断I与R的定量关系,根据I==U•可知,电压不变时,电流I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故将横坐标R变为(或R﹣1),从而直观判断出了I与R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图如图1,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置于_____端(选填“A”“B”);

(3)小华按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则此时通过Rx的电流为_____A,被测电阻Rx=_____Ω。

 

查看答案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1)按照图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应该选用编号________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

如图,已知R2=3R1,电源电压U=10V,且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并调节滑片P使它位于R3A处时,流过R3的电流为IA,电压表示数为U1;之后断开开关S,并调节滑片P,使它位于R3B处,这时流过R3的电流为IB,电压表示数为U2=2V。若两次电流IAIB=1︰2,则先后两次电压表示数U1U2=________,滑动变阻器电阻RARB________

 

查看答案

两只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 0.6A”,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为确保电路各元件安全,允许接的最大电源电压为________V;若将他们并联在另一电路中,干路中的最大电流为________A。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某城市安装一种“按钮式红绿灯”。当路上车辆不多时,行人通过触摸按钮,使正对车辆的红灯亮起,行人安全通过;按钮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红绿灯实际上是发光二极管,它是由_____(选填“超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