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

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

C.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A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时需要介质。 (2)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3)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 解答: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朗读时是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A正确; 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B错误; C. 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C错误; 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振幅很大,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

A. 振幅一定更大    B. 振幅一定更小

C. 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 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查看答案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烛焰晃动

B. 钢尺振动

C.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 倒车雷达

 

查看答案

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A. 声音的响度大些    B. 声音的音调高些

C. 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D. 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查看答案

生活中常用引吭”“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 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

C. 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 “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