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科学家研制出来的新的合金材料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密度的方法来大致了解材料的...

科学家研制出来的新的合金材料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密度的方法来大致了解材料的物质组成。现有一小块不规则的合金材料(不溶于水),请你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将测量其密度的过程较为详细地补充完整。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附砝码)、水、量筒、细线等。

(1)把天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最左边,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该材料的密度ρ=__________

 

将合金材料放到天平的左盘,通过向右盘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测出合金材料的质量记为m; 将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读出其体积为V1,用细线系住合金材料轻轻放入量筒中,使其浸没,记下此时示数为V2,则合金材料的体积为V =V2 —V1; m /(V2 —V1)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 ,要测量某物质的密度,首先需要测出其质量m,再测出其体积,根据公式得出密度的表达式。 ( 1)将合金材料放到天平的左盘,通过向右盘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测出合金材料的质量记为m; (2)将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读出其体积为V1,用细线系住合金材料轻轻放入量筒中,使其浸没,记下此时示数为V2,则合金材料的体积为V =V2 —V1; (3)该材料的密度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出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请你认真思考以下的实验方法和过程,然后回答问题:

a.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经过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b.除a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c.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或从较近的位置逐渐远离),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烛焰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d.与c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做法相同。

以上探究过程与方法中,科学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查看答案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的实验时,连好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接通开关后发现L1正常发光,L2只能微弱发光,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A. 灯泡L2发生了断路

B. 灯泡L2发生了短路

C. 由于灯泡L2的电阻较大,其实际功率较小

D. 由于灯泡L2的电阻较小,其实际功率较小

 

查看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图所示的四个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

A. 运动的小朋友    B. 缓慢进站的磁悬浮列车

C. 飞奔的猎豹    D. 漂浮的氢气球

 

查看答案

小红在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时,连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不亮。接下来,以下做法最合理的是

A.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为零,判断电路是否断路

B. 断开开关S,更换额定功率更大的灯泡重新实验

C. 断开开关S,增加电池的个数重新实验

D. 断开开关S,拆掉导线重新连接电路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神州九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B. 汶川地震形成的“堰塞湖”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这些高处的湖水积蓄了很大的重力势能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 物体的内能越大,具有的功就越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