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甲是用来焊接自来水管的塑料热熔器,通电后,加热头发热,使需对接的塑料水管的两...

如图甲是用来焊接自来水管的塑料热熔器,通电后,加热头发热,使需对接的塑料水管的两头熔化,将它们对接,紧压在一起,冷却后就可以焊接成一根水管了,其电路部分如图乙所示,S1是手控开关,S2为温控开关,ND为指示灯,R1是限流电阻,R2和R3为电热丝,表是它的技术参数.

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指示灯ND用“3V 10mA”的发光二极管,则限流电阻R1的阻值多大才能使指示灯正常发光?

(2)电热丝R2的阻值多大?

(3)当环境温度是20℃时,熔化1kg的PVC塑料需要吸收106J热量,此时塑料热熔器的效率为90%.某次熔接需要熔化90g的PVC,在塑料热熔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需要加热多长时间?

 

(1)2.17×104Ω;(2)145.2Ω;(3)100s. 【解析】(1)由题意可知,指示灯正常工作时与限流电阻R1串联,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指示灯正常工作时,限流电阻R1两端的电压: U1=U-UND=220V-3V=217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限流电阻R1的阻值:; (2)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热丝只有R3工作,热熔器处于加热状态, 由可得,R3的阻值:, 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2与R3串联,热熔器处于保温状态, 则R2与R3的阻值之和:,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R2=R23-R3=193.6Ω-48.4Ω=145.2Ω; (3)因熔化1kg的PVC塑料需要吸收106J热量, 所以,熔化90g的PVC需要的热量:, 由可得,消耗的电能:, 由可得,需要的加热时间:. 答:(1)限流电阻R1的阻值为2.17×104Ω才能使指示灯正常发光; (2)电热丝R2的阻值为145.2Ω; (3)在塑料热熔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需要加热100s.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常见的电热水袋,图乙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其性能指标如下表所示.请完成下列各题:

(1)请你计算电热水袋中充水的质量.

(2)给它通电,当达到断电温度时,水共吸收了2.1×105J的热量,袋内水的初温是多少?

(3)电热水袋此次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分钟指示灯熄灭,则电热水袋的发热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某大学两位研究生设计出“都市蚂蚁”概念车(如图所示),荣获全国汽车创新设计大赛最高奖项,该车表似蚂蚁,小巧实用,质量仅有400kg,总体积0.75m3,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200cm3,标准乘载100kg.请解答标准乘载时的下列问题(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都市蚂蚁”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多大?

(2)“都市蚂蚁”车以5m/s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总重的0.4倍,则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多大?

(3)科技社团的同学想将此车改造成“水陆两栖蚂蚁车”,若该车密封良好,请通过计算判断它能否浮在水面上?若能,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小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做了如下的实验:(弹簧测力每小格示数是0.5N)

(1)请在A图中画出被测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更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小强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计算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m3;你认为通过本实验获得的数据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此物体的密度.

(5)请你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说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图甲是小莉同学已连接的部分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使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保护电路元件安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调至_______(选填“C”或“D”)端.

(3)小莉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进行试验,电压表示数为2V,为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填“C”或“D”)端滑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V时为止,并做好数据记录;图乙的U﹣I图象是小莉根据多组实验数据绘制的,根据图象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________Ω,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W.

(5)根据图象,小莉还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小叶小组同学按同一电路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她在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5)此实验应在_____________(填“较暗”或“较亮”)环境进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