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运动会男子100m赛跑,同学们测量了前三名运动员到达20m、80m和100m处的时间,数据见表:
(1)计算夺冠运动员100m赛跑的速度;
(2)运用初中物理知识,给同学们说说这三名运动员你追我赶的比赛过程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所示。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分钟。
(2)从图像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凝固点为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了(选“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_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 光屏上像 |
40 | 13.5 | 缩小 |
30 | 15 | 缩小 |
20 | 20 | 等大 |
15 | 30 | 放大 |
10 | 光屏上没有像 | |
8 | 光屏上没有像 | |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
张亮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82 | 86 | 89 | 94 | 98 | 98 | 98 | 98 |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对水加热,可以观察到:
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_________,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___,还未到达液面就消失了。沸腾后,水的温度_________,同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___,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
(3)水沸腾前,有部分水蒸气产生,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使水汽化而形成的,同时在水面上方会形成一些雾气,这是水蒸气_________形成的。
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
(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法线指针如图丙所示,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填:“左”或“右”)边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_____cm3;
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___ g;
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ρ=______ g/cm3.
(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用字母表示)
按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
(1)如图甲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甲中完成光路图;
(2)请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3)如图丙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线状发光物体AB,请作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