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明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13是他观察读...

小明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13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一个个错误之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小明前后测量了四次,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课本的长度应为 cm.他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3)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错误

C.只要测量时态度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4)若有一把金属材料制成刻度尺,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热胀冷缩),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1)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长度放置;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2)26.42cm 26.00 减小误差 (3)D (4)偏大 【解析】试题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2)使用时: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由图知:刻度尺的使用有以下错误:(1)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长度放置;(2)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3)刻度尺的刻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四次读数中,26.4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属错误数据,应去除;为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则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方法不科学;③估读.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1)读数时估读数字只有1位即可,而且多估读几位数字无意义,也不可以减小误差,故A错误;(2)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 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故答案为:(1)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长度放置;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2)26.42cm 26.00 减小误差 (3)D (4)偏大 考点: 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

1在图中做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如图是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MN′位置过程中,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轨迹为       选填“直线”或“曲线”;S′离M点的距离       选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或“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

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    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方向    填“改变”“不改变”).

 

 

查看答案

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    点时,屏上所成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    点时,屏上所成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e点时,光屏上        填“能”“不能”接收到像

 

查看答案

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       填“实”或“虚”,下同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