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

B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C 【解析】 试题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2)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属于超声波,低于20Hz的为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A、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正确; B、因为声音具有能量,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C、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太低,属于次声波,所以我们听不到,不是因为响度太小,故C错误;D、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较小.故D正确.故选C. 考点:声与信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声与能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 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

B.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50mm

D. 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km/h

 

查看答案

小明在国庆节到黄山旅游,当他登到山顶时对着对面大山大喊一声,经过6s后听到了回声,问对面大山距离小明有多远?

 

查看答案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乙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整。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8 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烛         填“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

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先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看到了如图乙的情景,这是_________(选填沸腾前沸腾时)的情况。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是从点光源S发出的、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完成光路并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