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
A.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B.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如图所示,重10N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装入10Kg的水,水的深度为30cm,
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用30N的压力作用在5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为是多少?,如果保持压力不变,而要产生2×104Pa的压强则受力面积应为多少?
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 问题.
(2)重新组装器材后,他用手指轻轻按压橡皮膜,若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 ,则说明故障已排除.
(3)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
(4)接着小明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 不变.
(5)小明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明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因是: .
如图是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
(1)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初速度相等,可以把小车放在斜面的 ,且由静止开始下滑.
(2)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或 ,便可得知“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将本实验结论合理外推可得,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 .
如图,物块静止在斜面上,请分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