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是利用斜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实验探究中阻力的大小是...

如图是利用斜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实验探究中阻力的大小是通过      来显示的;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     

(2)实验探究中,有一个相同的操作步骤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3)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将     

(4)在实验探究时,发现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会影响小车运动的距离.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远.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到(3)的结论.以下探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①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

②真空不能传声;

③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小车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使小车获得一定的速度; (2)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3)做匀速直线运动; (4)②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探究中阻力的大小是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来显示的,小车运动距离越长,表示阻力越小; 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一定的速度,从斜面不同高度滑下,则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 (2)实验探究中,有一个相同的操作步骤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这是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3)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在实验探究时,我们用到了科学推理的方法,即在实验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理想状态下的结论. ①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运用了模型法,不合题意; ②真空不能传声,实验中不能得到完全的真空,这一结论是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符合题意; ③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1)小车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使小车获得一定的速度; (2)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3)做匀速直线运动; (4)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小明同学选用了一块带钩的长方体木块(重力为G、各个表面粗糙程度一样)、质量相等的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一只.请补全下列步骤中的相应内容:

(1)小明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      拉动木块运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2)接着,他在木块上先后增加二个和四个钩码,重复步骤(1),分别读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和F3,发现F3F2F1,这说明      ,该实验中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3)取下钩码.他又把该木块侧放在水平桌面上.按步骤(1)的方法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他这样操作是为了研究     

 

查看答案

如图1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互不相通的A、B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小芸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的实验.

(1)板下部圆孔上的薄橡皮膜的作用是:     

(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容器中A,B两侧液体的      相同.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小芸同学在A,B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由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

如图是小亮同学正在跑步的瞬间,请画出他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的阻力)

 

 

查看答案

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请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C.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相等

D.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