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在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密度已知的四种不同液体,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它们的重力,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一次测量时,桶中装了某液体,但未装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牛,由此可以判断,该液体的密度 1.0克/厘米3(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把弹簧测力计和小桶改装为液体密度秤,要增大该秤的称量范围,可换用容积相同、质量更 的小桶(选填“大”或“小”)的小桶。
有一种“神奇恒温杯”,其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 ℃)。 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 降至48℃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海波的 特点。
小明想探究某电阻的阻值Rt 与温度t 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o=20Ω,电源电压U=3V。他把该电阻放在不同的温度下做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下该电阻的阻值(如表)。由表中数据得出,该电阻的阻值Rt 与温度t 的数学关系式为
如图甲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境。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 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 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乙 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相应字母表示)
如图所示为一种水开后能鸣笛的电水壶,烧水的过程中,水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壶嘴冒出的“白气” 水蒸气(选填“是”或“不是”),仔细观察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在 (选填“远离”或“靠近”)壶嘴的位置,水开时测量水温是98℃ ,原因是当时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水结冰后体积 (选填“变大”或“变小”)
(2)小明和小红各自说出自己对小明所提问题的看法,属于探究的 环节
A.猜想与假设; |
B.设计实验; |
C.归纳结论; |
D.进行实 验; |
E.提出问题
(3)实验后,小明上网查阅了一定质量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罐装的饮料(可看作为水)在4℃时存放是最 的(选填“安全”或“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