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小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图:
(1)小明首先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型管内液柱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 ,然后小明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实验;
(2)比较图A、图B、图C,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 ;
(3)将图A中的探头逐渐下移,可观观察到U型管内液柱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得出结论:液体密度一定, ;
(4)向图B中的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浓盐水,为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与加盐水前的深度相同,应将探头位置 (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并且观察到U型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变大,可得出结论: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 ;
(5)小明又想探究一下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找来了一个木块,分别放入了装有水和装有盐水的容器中,发现两次木块都漂浮在液面上,浮力都等于木块的重力,浮力相等,所以他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无关,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原因是 .
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
(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 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
(3)若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些.
(4)甲、乙两种液体中,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如图所示,一辆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减速运动时,画出静止在小车上的物块A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
如图甲所示,插线板上开关控制指示灯和插孔,若指示灯开路,插孔仍可正常使用.请在图乙中画出插线板上开关、指示灯和插孔的连接方式,并与电源线接通.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18V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R=60Ω.为保证各器件安全,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0V
B. S闭合后,电压表最大示数为15V
C. 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为6W
D. S闭合后,小灯泡L的最小实际电功率为0.75W
在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小球A、B体积相等,如图所示.分别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中,将小球B放入乙容器中,小球均悬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容器中不放小球时,甲、乙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相等
B.甲容器中的液体密度比乙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大
C.小球B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大
D.小球A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球B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