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关于内能和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B.物体的...

关于内能和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少的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多的物体放出热量

D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于内能与机械能无必然联系,故A错误;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 C、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故C错误; D、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质量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星期天同学们在水晶山公园登山游玩登山功率最大的同学 

A体重最大   B做功最快   C用时最短   D速度最大

 

查看答案

下列杠杆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油汀电暖器

油汀电暖器是一种常用的取暖设备,如图甲所示,上下各一根中控的金属管,其中一根管中装有电热丝,这两管道间用若干条形金属管上下连通,在整个腔体内没有导热油,灌注量占总容积的70%左右,内部有较大空间,当接通电源后,电热丝周围的导热油被加热,升到腔体上部,沿散热管对流循环,通过腔体壁表面将热量辐射出去,从而加热环境,被空气冷却的导热油在电热丝周围又被加热,开始新的循环,在控制电路中装有双金属温控器,当油温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控器会自行断开电源,在使用中特别注意这种取暖器不能倒置或侧卧使用

温控器原理如图乙所示,它是一个由双金属片制成的自动开关,双金属片是由长和宽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组成,且两金属片被紧紧地铆在一起,受热时铜片膨胀得比铁片大,双金属片便向铁片那边弯曲,温度越高,弯曲得越显著,常温时,双金属片端点的触点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相接触,当电暖器与电源接通时,电热丝发热,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当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时,双金属片顶端的触点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分离,电路断开,随着导热油散热,温度降低,双金属片恢复原状,电路接通后,使导热油维持一定的温度,电暖器工作时的温度可以调节,将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上下调节,双金属片和弹性铜片上的触点随之上下移动,双金属片弯曲程度不同,导热油的温度也就不同

1油汀电暖器通电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      能;

2如图四种双金属片符合图乙温控器安装要求的是     

3油汀电暖器通电前,温控器的两触点处于      闭合/断开状态

4关于油汀电暖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热丝应安装于底部金属管

B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下调时,弹性铜片的弹性势能将变大

C管道中导热油未注满,是防止过热爆炸

D严禁倒置或放倒使用,是防止导热油溢出

5当需要调高取暖温度时,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应          向上/向下

 

查看答案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标有“25V”的字样,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

序号

U/V

I/A

1

0.22

 

2

2.5

0.26

3

3

0.3

1请将电路补充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减小

2小明按上面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灯泡不发光,左右移动滑片,现象没有变化,他将邻组完好的灯泡与灯座更换后还是没能排除故障,你认为他的电路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小明测量出三组数据如表,其中第一次试验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    V,三次实验中,灯泡的亮度逐渐变       暗/亮,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      W

4小华认为根据上表数据还可得出通过灯泡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看法是    正确/错误

 

查看答案

一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形木板,对比观察正反两面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面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如图甲所示,小华将滑块放在水平固定的木板A面上,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使滑块做     运动,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A,再将木板的B面朝上,重复同样的操作,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B,若FA>FB,则木板的 A 面更粗糙

2小明实验时将滑块与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乙所示,说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与小华相比,     的方案更好

3小丽采用了如图丙所示的方法:使木板A面水平放置,再将一斜面置于木板左端,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测量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SA,再将木板的B面朝上,重复同样的操作,记下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SB,图丁是测量SA,SB=     cm零刻度线在斜面底端,小旗为小车停止时做的标记,若SA>SB,则木板的 B 面更粗糙

4另一组的小娟也采用了小丽的方法进行实验,她却发现小车滑动的距离超出了木板的长度而无法测量,你认为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