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1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2m,每...

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1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2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

满分5 manfen5.com

A.F小于F

B.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C.F做的功大于F做的功

D.F做功的功率等于F做功的功率

 

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两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不计绳重及滑轮轴间的摩擦,利用F=(G物+G动)求拉力大小; 根据η===判断机械效率关系; 根据W总=W有+W额比较拉力做的功; 做功时间相等,根据P=比较两图中拉力的功率. 【解析】 由图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甲中n=2,乙中n=3, A、不计绳重及摩擦,F甲=(G物+G动)=×(100N+10N)=55N, F乙=(G物+G动)=×(100N+10N)≈36.7N,所以F甲大于F乙,故A错误; B、η===,提起物体和动滑轮重相同,所以机械效率相等,故B错误; C、W总=W有+W额提起的物体重和动滑轮重相同,且物体提起高度相同,所以有用功和额外功都相同,所以总功即拉力做功相同,故C错误; D、因为做功时间相等时,根据P=,拉力做功相等,所以甲和乙做功的功率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拉力、总功、机械效率、拉力功率的计算,关键是不计绳重及滑轮轴间的摩擦时F=(G物+G轮)和绳子有效股数的确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

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查看答案

某人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A.1000W    B.100W    C.5W    D.1W

 

查看答案

如图,下列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满分5 manfen5.com

开瓶起子

B.满分5 manfen5.com

镊子

C.满分5 manfen5.com

钢丝钳

D.满分5 manfen5.com

独轮车

 

查看答案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连接好如图所示的电路,A瓶中装的是水,B瓶中装的是煤油,两瓶中用的是电阻均为5Ω的电热丝.

满分5 manfen5.com

(1)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水和煤油的      和初温必须相等.闭合开关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

(选填“A”或“B”)瓶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快.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用物理量比热容来描述.

(2)实验时,小明和小红发现电热丝热得很快,而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小红猜想:发热不同是因为电热丝

和导线的电流不同.小明猜想:发热不同是因为电热丝和导线的电阻不同.小组的其他同学立刻判断小红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     

(3)接着兴趣小组进行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和电阻的关系”,他们又准备了如下的器材:足量的水和煤油、天平、10Ω的电热丝两根、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秒表等器材.要完成实验,他们应该在原来的装置上调整的器材及要求是:①将A瓶中的水换成与B等质量的煤油;②     

(4)最后,小明和小红又利用此装置探究了“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和电流的关系”,根据记录数据大致画出了产生的热量Q和电流I2关系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满分5 manfen5.com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      方;

(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      (用L0、L表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