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小明将天平放在 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发现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请你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两个错误是:① ;② .
(3)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测出物块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物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 g,体积为 cm3,密度为 kg/m3.
(4)如果做实验时,先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则这样测得金属块的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小明在探究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明应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以保证烛焰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2)小明将蜡烛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光屏在D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会在光屏上得到 、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放大镜”),此时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上(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将光屏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远离”或“靠近”),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若把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烛焰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蜡烛移到C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像,原因是 .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cm,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甲、乙两辆汽车都沿公路匀速直线向东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是 m/s;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射向平面镜,α=40°则入射角等于 (角度),若保持AO不动,转动平面镜,使α减小10°,则反射角等于 (角度).
如图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20架直升机组成“70”的字样,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甚为壮观,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 (运动、静止);观礼人听到的飞机声是通过 传播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