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之后,认为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于是他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1)为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制作木块,他制作的木块应选择下列选项中的
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
B.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C.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正方体
D.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2)本实验中,该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1所示.
方案二:木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如图2所示.
①用方案一时,应该拉动木块作 运动.由 的原理可知,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②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 (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3)若小宇用方案一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他接下来要进行的操作是 .
小明同学按照以下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③ ;
④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1)请补充步骤③的内容.
(2)为了记录相关数据,他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将表格中第一行所缺的项目补充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g 量筒内盐水的质量/g 盐水的密度/(g•cm﹣3)
(3)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②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后,测出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③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两位同学所测的密度中 (选填“ρ”或“ρ′”)更为准确,造成密度测量不准确的原因是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器材: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放点燃的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当蜡烛A像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如图,蜡烛A和B可以放在刻度尺上通过前后移动来观察像的大小情况,实验中使用刻度尺,其主要目的是
A.观察能否成像 B.观察像的大小 C.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D.观察像的虚实
(6)实验中,仔细观察像的位置,会看到平面镜中有两个像,请你分析产生两个像的原因: .
航天员要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列活动可采取的是( )
A.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举哑铃 D.引体向上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手套表面有凸点
B.
给齿轮加润滑油
C.
运动鞋底有鞋钉
D.
用力握紧球拍
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